【大紀元4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日電)危機就是轉機!DRAM產業連2年不景氣,除三星外的全球DRAM廠都面臨沉重財務壓力,且製程技術開發費用趨於昂貴,間接催生TMC,這反為台灣DRAM產業技術扎根創造了最佳機會。
台灣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產業長期來缺乏技術自主能力,主要仰賴自日本、韓國及德國等地技術母廠技轉,1年需支付新台幣100億元以上授權費,成為各界批評國內DRAM業競爭力不足的主因。
力晶半導體董事長黃崇仁則認為,DRAM廠面臨當前營運困境主要是因為供需失衡與金融風暴;多數技術母廠也需要或已獲政府紓困,技術不是決定競爭力的唯一因素,製造成本全球最低是台灣DRAM廠的競爭優勢。
不管台灣DRAM產業是否因為缺乏技術才面臨當前危機,若能強化台灣DRAM廠技術自主能力,同時結合現有廠商低製造成本優勢,定能提升國內DRAM業競爭力,這也是政府這次改造DRAM產業的重點工作。
全球DRAM產業經歷長達2年的不景氣,除三星外的全球DRAM廠都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德國奇夢達已聲請破產保護。另外,爾必達也已向日本政府申請紓困,並透過子公司向策略夥伴籌資。
除了缺錢外,DRAM製程技術開發費用趨於昂貴,目前1個世代估計需要100億元資金,迫使國際大廠對外尋求技術共同開發合作夥伴,以分擔製程開發費用及風險。
另外,當前美、日、台等國已將韓國視為DRAM產業最主要競爭國。黃崇仁曾透露日本通產省憂心台日聯盟式微,讓韓國獨霸全球DRAM產業。
種種因素提供台灣與國外技術母廠技術合作,甚至爭取最佳技術授權與共同開發條件的機會。
台灣記憶體公司(TMC)得以有機會同時與爾必達及美光等2大DRAM廠技術合作。
只是令各界好奇的是,為何國內現有DRAM廠或記憶體設計公司不趁機爭取最有利條件,而是由政府主導成立新公司TMC主導。
業者認為,廠商不是沒有能力,只是單一公司規模不夠大,所需成本過於龐大。
業者表示,若由TMC主導取得爾必達及美光矽智財(IP),並投入製程技術開發,再授權予國內現有DRAM廠,在有龐大規模分擔下,相對成本將可大幅降低,不僅有助於國內DRAM產業技術扎根,同時可降低DRAM廠技術授權費用,有利於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
化為危機為轉機,在政府主導之下,TMC能否順利力助台灣DRAM掌握關鍵技術,與韓國一較高下,外界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