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人生哲理

學會生存還是學會做人

納爾遜中學是美國最古老的一所中學,它是第一批登上美洲大陸的73名清教徒集資創辦的。在這所中學的門口:有兩尊用黑色大理石雕成雕塑,左邊的是一隻蒼鷹,右邊的是一匹奔馬。300多年以來,這兩尊雕塑成了納爾遜中學的標誌。它們被刻在校徽上,被印在明信片上,被縮成微雕擺放在禮品盒中。

現在,我的書桌上也有一個納爾遜中學的“鷹—馬微雕”,它是中國的一個城市友好代表團去費城訪問時,一名隨團出訪的中學生從納爾遜中學帶回來的。

這份來自大洋彼岸的禮物,在我書桌上已擺放了三年。三年間,我注視過它們無數次,可是,這組雕塑到底代表什麼含義,我卻從沒想過,因為對鷹和馬這一類的東西,我一直自以為是,認為鷹就代表鵬程萬裏,馬就代表馬到成功。

可是,當有一天我在網上無意中讀到這兩尊雕塑的緣起,我才發現,我錯了,我那種中國式的思維與這組雕塑的本意風馬牛不相及。那隻鷹所代表的其實是一隻餓死的鷹。這隻鷹為了實現飛遍世界的偉大理想,苦練各種飛行本領,結果忘了學習覓食的技巧,它是在踏上征途的第四天餓死的。

那匹馬也不是千里馬,而是一匹被剝了皮的馬。它嫌它的第一位主人——一位磨坊主給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換到一位農夫家,上帝滿足了它的願望,可是它又嫌農夫給的飼料少。最後它被送給一個皮匠。在那兒什麼活也沒有,飼料也多,可是,沒幾天,它的皮就剝了下來。

我讀到這組雕塑的寓言化解釋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給那位送我這份禮品的人去個電話,問問這位全市成績優秀的中學生,是否知道納爾遜中學的“鷹—馬微雕”所表達的真正含義。

當我把電話打過去的時候,他正在為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做最後的衝刺。他誤以為是他母親的電話,沒等我開口,就以一種命令的口氣說:媽媽,這次競賽直接關係到高考的保送,你最好能來一下,順便帶300元錢,然後把我的髒衣服帶走。

聽到這話,我欲言又止,心想,這就是全市最優秀的學生,母親引以為榮的兒子。最後我以一種無可名狀的心情掛了電話。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美國漢學專家威爾費雷德博士寫的一篇文章,說,中國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導的“學會生存”(learning to be)譯成了“學會做人”。這就是區別,真正把人從饑餓、嚴寒和痛苦中拯救出來的是勞動和生存的技能,而不是他對書本上的東西掌握得如何。

(來源:今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