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閱讀是作者與讀者透過文字,分享知識、經驗與生命感受。而作者常常會將多種意涵同時蘊藏於一篇文本之內,所以一篇具有深度的成熟作品常常具備有多種意涵。當讀者閱讀時必須以立體多層次的觀點來欣賞文本,才能盡得作者的觀點。
什麼是立體多層次的觀點?許多人認為文本只回呈現平面單一的主旨意義,
其實不然。以字詞為例,往往同一個字詞就具備了不同層次的意義,例如「森」字,森代表「樹林」,同時也代表一種氣氛「陰森森」;「風風雨雨」代表刮風下雨,也同時代表生活中的紛紛擾擾。文本也是如此,常常代表著多種意義等待著讀者去發掘。
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去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表面上是蘇軾出遊穿越竹林遇到下雨的情景,但詞是蘇軾歷經牢獄之災後所作,所以有更深的人生歷練與感受。除了是遊記更是人生不同境界的體驗,別看人生過程中的紛紛擾擾,何妨安步當車自在快樂的過,平凡的日子比風光的歲月自在輕鬆,怎麼會怕簡單過一生呢?也許還會有風雨打亂我的生活,但是我能從這種自在的生活中自得其樂。回首我一生中的紛擾風雨與感受,走向人生的終點時,我心中只有自在欣喜沒有不平。
獨坐敬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庭山
這首詩表面上是李白獨坐欣賞敬庭山的,但他卻蘊含著李白的人生期許。繁華富貴終會過去,內心閒適與自在才是我追尋的,在變動的世界中,信仰如山不變不動,才是我永遠依靠。
由此可知文本常常蘊含多層意義,所以讀者必須以立體多層次的觀點來欣賞文本。
那要如何體會到文本不同層次的涵義呢?要知道文本乃是作者人生閱歷與心性修養的結晶,所以閱讀者對文本的體會就相當重要,要有所體會閱讀者必須以賞玩的心態閱讀,古人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反覆閱讀的過程中,閱讀者能漸漸熟悉文本的表面意義,更能了解深層意義即蘊含意境,多讀多看自然能了解文本的多層意義。@*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