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4日電)嘉義基督教醫院醫師黃詩瑋今天表示,民眾有溢淚情況,易造成淚囊發炎及眼睛周圍結膜,嚴重影響視力,她建議,可進行新療法「鼻淚管氣球擴張術」,安全性高,且外觀無傷口。
黃詩瑋表示,眼淚是眼睛最佳保護清潔劑,淚腺分泌後,淚水就佈滿整個眼球表面,滋潤並清潔眼球表面,再經由內側鼻淚管排到鼻腔。如淚管狹窄或阻塞,淚液無法順利進入鼻腔,淚液就會堆積於下眼瞼緣,造成溢淚。若長期鼻淚管阻塞,沒有得到適當地治療,可能會造成急性淚囊炎及眼窩蜂窩性組織炎。
黃詩瑋指出,造成溢淚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先天性鼻淚管阻塞,這類小孩通常一出生便淚眼汪汪,且伴隨較多分泌物,主要是因為嬰兒剛出生時,鼻淚管於鼻腔的出口有一個瓣膜尚未完全開放暢通,造成鼻淚管阻塞。
第二是後天性的鼻淚管阻塞,大多是中老年人因慢性結膜炎、砂眼而出現發炎粘黏,使鼻淚管被阻塞住,而產生溢淚。
黃詩瑋強調,對於先天性鼻淚管阻塞的小孩,在出生後6個月前可以先以淚囊按摩方式治療,有8成的嬰兒經由淚囊按摩可將瓣膜開通,若半年以上無法開通,可用鼻淚管探針貫穿術或併以鼻淚管氣球擴張術來打通並擴大鼻淚管,成功率約有9成。若大於一歲半以上的孩童則除了上述探針貫穿術及氣球擴張術外,建議再加上矽質管植入,可以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黃詩瑋說,至於後天性鼻淚管阻塞,通常會先沖洗淚囊,或用淚管通條通鼻淚管,但這種方法只能暫時緩解症狀,往往沒多久又再阻塞,無法根本治療。
目前有兩種方法可以進一步治療,一是傳統鼻淚管手術,傳統的手術是以電鑽在靠近眼窩的鼻梁打一個洞,製造一條新的鼻淚管通路,但因手術複雜又費時,病人常因疼痛而需要全身麻醉及住院。
另一種是鼻淚管氣球擴張術,為新的治療方法,原理就像心血管阻塞的病人要用氣球擴張一樣,醫師會順著鼻淚管的通道,放入長型氣球探針,到達阻塞部位時膨脹氣球,將阻塞部位撐開打通,最後再將氣球縮小取出就完成,約有6、7成的病患可以獲得改善。
若嚴重阻塞的病人在使用鼻淚管氣球擴張術後,還可植入「支架」加以支撐開鼻淚管,使成功機率提高。此方法安全性高、手術時間短,單眼只需約15分鐘,外觀無傷口,術後即可回家,恢復正常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