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濕地生物多樣性 永續環境教育從觀念扎根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31日電)綠色大地生生不息系列4─環境教育篇

陽光、空氣、水是地球上生命繁衍的三大要素;其中,水,是最寶貴的資源。台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企圖從教育扎根,傳達水即生命的訊息,也強調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生物最多樣性的地方,台灣沒有熱帶雨林,溼地(Wetlands)的生態系地位就更重要,溼地能夠減緩洪水、保護海岸、補充地下水、繁衍魚貝類,並且有觀光遊憩及教育科學研究的功能。

「環境永續」以生態觀念出發,從建構新海橋人工濕地開始延續迄今。目前,北縣建置300公頃人工溼地,每天處理30萬噸都市污水,應用淨化後的水資源,建構多樣化的生態棲地、復育生態環境及優質的親水環境教育空間。

「淡水河變乾淨了」,行政院環保署評定,淡水河已從重度污染降為輕度污染,也讓過去遭污染的溪流與海岸恢復生命力,重新享有蔚藍的海岸和翠綠的溪流。

確實,整治河川需要縣府各局處室合作,包括環保局陸空稽查的「飛鷹計畫」、政風處與檢警調、水利局攜手埋伏,痛擊違規砂石場,都是幕後功臣。

但維護河川與水資源生態,除嚴格取締的治標,從教育著手攜手打造淡水河系沿岸溼地,成為兼具生態、教育、人文的生態廊道,才是治本之道。

在教育方面,台北縣政府率先在教育局設立永續環境教育科,及台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國際知名保育專家珍古德博士,曾親自參觀鹿角溪濕地,觀賞喜鵲,讚譽其教育功能,呼籲民眾從日常生活中關懷地球。

永續環境教育中心校長林建棕表示,淡水河沿岸挖子尾溼地、竹圍紅樹林、關渡溼地、五股溼地都是國家級的重要溼地。透過騎單車、或搭船進行溼地觀光遊憩、教學,可以領略生態、知性的溼地之美。

豐富與多樣性的生態,造就人與大自然的親近。田寮洋的小白鷺、清水溼地的夜鷺、竹圍紅樹林的台灣招潮蟹、關渡自然公園的小水鴨;挖子尾的網紋招潮蟹、福和橋溼地的印度杏菜、廣興溼地的魚鷹,都是最佳的見證者。

生態保育的多樣,讓食物鏈不致斷層,日前,廣興濕地還出現俗稱熊鷹的赫氏角鷹;拍攝到熊鷹遨翔天際英姿的生態攝影家邱昌萬表示,熊鷹在生態食物鏈中是最頂端的猛禽,屬於保育類一級瀕臨絕種動物。

民間在環境教育也不缺席,台北縣永續環境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木城表示,台灣原生植物有其生態的角色和地位,因此,在五股準園生態農場建置一座「台灣水生植物基因庫」。

這些推手還包括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林耀國、北縣環境教育輔導團校長周玉珍、台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教授徐源泰、宜蘭社區大學湖泊生態班教授邱錦和,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理事長余有終。

水資源已是國際關注議題,台北、台中扶輪社,結合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扶輪社,去年10月在新店大豐國小捐贈水生植物生態教學園區,在都會區裡展現綠意盎然的生機。

大豐國小校長洪有利表示,蜻蜓、小雨蛙在這裡定居,本土水生植物台灣萍蓬草,在池中綻放嫩黃的花朵,成為校園小朋友最愛的自然探索基地,體驗生命的奧妙。

林建棕說,溼地是大地之腎,有如天然淨水廠,可過濾與沉澱污水、製造水棲動物的養分、調節氣候。淡水河沿岸的自然溼地生態豐富,值得老師帶領學生探索體驗。

環教中心培訓大崁國小、忠義國小、成州國小學生解說員,透過社區與學校一起以行動守護淡水河。教育局長劉和然表示,將規劃外文解說課程,以期與國際接軌,成為體驗自然、關懷生命的最佳場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