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鄉護魚惜水樂活 水資源教育坪林見希望
【大紀元3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31日電)綠色大地生生不息系列3─河川生態篇
因應氣候變遷,全球水資源的分布越來越不均勻,台灣的降雨受季風與地理、地形位置的影響,水資源相對貧乏。社團扮演著保護水資源教育及教導認識河川生態的角色,功不可沒。
坪林鄉全鄉位於台北水源特定區,土地發展受到嚴重限制,水資源的治理與管制措施,影響居民、地方政府以及環境保育團體的權益;但也相對保存最原始的水資源與動植物生態。
坪林鄉公所資深導覽義工鐘文元表示,翡翠水庫供應大台北地區近400萬人口自來水水源,坪林鄉不到7,000人口,處於相對弱勢。
尤其,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通車後,坪林觀光產業一落千丈,以往車水馬龍的光景不再,商家與茶行靜靜的坐在店門口等無人。在逆境中要殺出重圍,需要置之死地而後生。
水的問題,就要從水來解決。坪林鄉主要溪流為發源於雪山山脈的北勢溪,及其支流魚逮(左魚右逮合字)魚堀溪、金瓜寮溪等,整個水系都是翡翠水庫上游集水區範圍,水質相當好。
鐘文元表示,坪林鄉公所有感於水源保護的重要性,在前任鄉長梁金生號召下,集合坪林居民的力量實行封溪護魚、禁釣等環保行動,確保河川生物資源保育及永續利用。
封溪主要肇因於民眾常電魚、毒魚,尤其是毒魚,對飲用水的水源品質破壞最大,若在護魚區漁獵遭查獲,一律送警法辦。鐘文元說,實施初期,雖遇到老一輩民眾反彈,卻受到年輕人的共識影響,在「寡不敵眾」下,政策得以順利實施。
持續的保護水資源,終於讓坪林帶來回春的一絲契機。現任鄉長王潮清結合茶葉、生態、鄉土褒歌,以接駁和自行車、電動高爾夫球車方式進入金瓜寮溪生態園區,希望讓當地的空氣品質與水質一樣乾淨。
獨特的山文水勢是重要的觀光資源,復育成果展現在順手丟一片吐司入魚池,魚群蜂擁而至多的數不清,讓觀光客傻眼。眾多的苦花魚在水中翻轉時,魚身上的鱗片會反射太陽光,發出點點亮光,被稱做「水中螢火蟲」。
其實,在復育有成之後,應把河川生態保育、護溪、護魚的故事,從教育開始扎根。坪林國小與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共同實施「水資源教育」課程,針對5、6年級生態保育社的學生授課與戶外實作,教導為何珍惜及如何保護水資源的觀念。
校長劉鳳儀表示,除了在社團讓學童瞭解溪流環境及保護水資源的基本概念,也帶領小朋友認識坪林溪流的魚種及溪流水族生態調查方法。實施半年來,已見到初步成效,不僅學會辨識簡單魚種,也能進行簡單水質監測記錄。
學校還安排戶外溪流體驗,實際體驗台北水源特定區的溪流,和都會區遭受污染河川的差異,激發愛鄉土、護水源的情操。在學習成果展時,小朋友們不但發表心得,宣導保護家鄉水資源的決心,也寫下承諾書,宣示展現「愛鄉護魚、惜水樂活」珍愛家鄉水資源、惜用地球資源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