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施曉光、王孟倫/台北報導〕菸品健康捐的開徵方式終於拍板定案!
在外界壓力下,衛生署決定放棄補貼菸商貼標記的方案,僅提供新菸的辨識標記,菸商不但得自己想辦法貼,日後還將辨識標記直接印在菸盒上,供消費者辨識,以防菸商重施故技,不分新舊菸齊漲,不當得利,侵害消費者權益。
年花15億 菸商批不合理
對於衛生署不補助「黏貼標記」,菸商主管指出,這種做法在各國相當罕見,同時浪費人力和財力,更是完全沒效率。況且採取人工黏貼標記,必須將整條香菸先拆膜再重裝,每包菸大概要花一到一點五元,若以台灣一年菸品銷售市場二十億包、過渡期半年來推算,這次預估整體廠商要花上十五億元,「相當不合理」,將繼續與衛生署溝通。
立法院今年1月通過「菸害防制法」,同意將每包菸所課徵的十元健康捐,調漲為二十元,衛生署原本考慮挪用菸品健康捐,補貼菸商黏貼新舊菸辨識標記,作為菸捐開徵成本,外傳補貼金額最高達二十二億元,用「菸捐」補貼「菸商」,讓立委及民間反菸團體—董氏基金會看不下去,痛批政府恐成菸商幫兇,變成國際笑柄。而辨識標記該怎麼貼?因各方雜音很多,使菸捐遲遲無法開徵。
官員估計,以台灣每月菸品消費量一點五億包計算,菸捐每延遲一個月開徵,政府就損失十五億元,也無法達到「以價制量」的目的,衛生署長葉金川昨透過黨政平台溝通說明後,終於拍板定案,決定只提供辨識標記,不補貼菸商任何黏貼成本。
初期由政府統一印製
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菸捐開徵初期,考慮菸商來不及印製的標記,先由政府統一印製發交菸商自行黏貼,印製標記費用將從公務預算支應,但不補助菸商黏貼人工成本,請菸商自行處理,之後業者必須自行在菸品容器上印製標記,標記除可辨識新舊菸,也有防偽功能,避免走私菸猖獗。
據轉述,葉金川在黨政溝通時指出,每張辨識標籤製作成本約○.三元,估計每月香菸銷售量一億包,新舊菸交替的過渡期大約四個月,總計需要四億張辨識標籤,經費大約一億二千萬元。
衛署希望5月1日開徵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主任林清麗表示,以價制量抑制吸菸率不能再拖下去,只要晚一天開徵,最大的得利者就是菸商。據了解,涉及標記招標等程序,衛生署內部希望5月1日起能開徵。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