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教養方法

放下身段 親子更麻吉(下)

給父母的——愛青少年守則:要管、要放、要欣賞 不黏、不棄、不囉嗦

●要管、要放、要欣賞

大事一定要管。如果大事不管,青少年會覺得,「你根本就拿我沒辦法」或者覺得「你不想要我了」。但管大事之外,父母也要學會「放小事」,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才有成長的空間。

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這需要透過優質溝通和孩子建立共識。建議父母,持續關切孩子的生涯興趣、設定兩性交往尺度,明白掌握幾項重要價值觀如誠實、正直等;至於跟孩子生活相關的細節,如:跟朋友聊什麼,喜歡怎麼穿著,只要不對別人構成困擾或違反社會規範,這些小事就隨他吧。

每一代的青少年都有他們專屬的文化,包括用語、穿著等,也許父母看了不怎麼順眼,聽起來不怎麼順耳,只要不是很嚴重,父母最好不要管。

孩子的世界拓展了,會帶給父母新的衝擊,有些衝擊讓父母不舒服,但也有些衝擊會帶著父母開拓視野。例如他們念書所獲得的許多知識,已經慢慢超越父母過去所學習的。

當青少年聊到課堂上或生活上學到有趣的事物時,父母能否調整心態,從「施者」的角色轉換成「受者」,真心讚歎孩子的成長,是決定親子關係會日漸親密或漸行漸遠的關鍵因素。

父母一句:「你好棒喔!可以告訴我這麼多知識。」甚至在看到孩子能力增長時,主動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有些事爸媽要放給你自己作主。」這種欣賞的態度會帶出孩子的獨立自主及自信自尊。

《親子天下》雜誌針對國中學生所做的調查發現,「國中學生最主要的煩惱」高居排行榜前四名的分別是「課業或生活壓力好大」、「缺乏自信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優點」、「不滿意自己的外貌或身材」、「父母對我的要求或期望太高」。結果顯示青少年普遍自信不足,家有青少年的父母還需多多加油,學習以鼓勵與欣賞,而非指責與批評的眼光,來看待青春期的孩子。

●不黏、不棄、不囉嗦

青春期孩子對同儕的情感需求愈來愈高,對父母的需求則慢慢降低。即使和父母的感情很好,遇到同儕時,也會想撇開原本和父母牽著的手。不想讓同儕看見,只是因為想獲得同儕的認同,而不是因為不再愛你。

父母如果能體認,適度拉開和父母的距離是青少年獨立的必要條件,也是父母卸下部分的照顧責任,重新享受自我的契機,也就不會有失落感,以致於一直想黏在孩子的身邊。此外,不管有多大的衝突,多麼的受傷,都不要放棄青春期的孩子,這非常重要。

即使還沒有摸索出雙方都覺得安適的親子互動模式,仍然要傳達你對孩子的愛與關懷,例如,你可以告訴孩子,「我也覺得很挫敗,不知道要怎麼辦。可是我還是很希望能夠和你一起解決問題,讓你過得比較快樂。」青春期的孩子還沒真正成熟,內心也還有脆弱之處。他們對自己的判斷,多半來自別人怎麼對待他,如果他感覺自己是被放棄的,那麼他也會放棄自己。

青少年最討厭父母囉嗦,尤其父母所說的幾乎都是耳熟能詳的道理,他會覺得「我早就知道了,為什麼還要一說再說」,要做到不囉嗦,就要學習良好有效的溝通方法,必要的時候,可以徵詢專家的意見。

給青少年的——愛父母守則:不批、不鬥、不賭氣、 要信、要說、要負責

兒童階段,父母是掌握親子關係的關鍵人物,青春期的孩子逐漸邁向成熟獨立,面對親子關係,也開始要擔負一些責任。

●不批、不鬥、不賭氣

青少年的認知快速發展,對很多事情自然帶著批判,但青少年要了解,父母是平凡人,也需要人性關懷,別老是帶著批判的眼光看待父母。坊間提倡父母和青少年做朋友的主張頗多,卻極少有人提醒青少年,學習以對待朋友的方式來對待父母。青少年必須試著別跟父母賭氣,因為賭氣就會關閉溝通的大門,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青少年也該學習如何和父母好好溝通。

●要信、要說、要負責

要相信多數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雖然他們用的方式不一定是最好、最適合的。相信父母愛的信念會帶給青少年很大的力量,即使遇到衝突挫折,也願意努力突破。

學習對父母說出你最真實的感受與想法,如果覺得當面說不自在,用寫的或其他表達方式也可以。

青少年爭取自主、爭取獨立,相對的就必須要盡責任、能承擔,父母才會把權利給你,這是一體的兩面。你愈負責,就愈能跟父母爭取到獨立自主的權利。

有人說:「青春期是人生最狂飆也是最困難的一段旅程,而做青少年的父母可能是唯一更艱辛的經驗。」青少年追求獨立的過程必然衝擊兒童階段穩定的親子關係,這當中的波瀾起伏總是讓做父母的如履薄冰,但許多研究都指出,這個看似艱辛的課題,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每個青少年的特質雖然不同,但是陪伴他們成長的態度和方向,卻是大同小異的。父母如果能夠放下身段,以接納、尊重與欣賞好好的陪伴青少年,就能夠幫助他順利度過這個人生歷程。

這個階段的父母親看到孩子的世界正在開展,也開始要面對自己成年期的最後階段。青少年也要了解,當自己逐漸長大,就意味著父母即將結束他們在成年期最重要的任務——「養兒育女」,也是父母面對年華老去、特別容易感傷的時刻。只要有這個了解,青少年對待父母就比較能夠和顏悅色。

青春期的親子關係需要雙方共同營造,如果青少年和父母都能夠試著跳脫自己的角色來看待對方,了解彼此的生命歷程,互相關懷與支持,在這一路前行的旅程中儘管崎嶇難免,仍然可以是一段很棒的旅程。

(採訪整理∕蔡珮瑤)轉載自親子天下雙月刊,天下雜誌出版◇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