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塵緣筆記:作家的心聲

塵埃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自由作家總是久久才寫一篇文章,編輯時常過一段時間,就會以各種方式催稿,例如電話,或是寫信,或是直接說:你跑到哪裡去了,也不聯絡,也不寫文章……。

因為自由,不定時,所以沒有壓力,任憑編輯追著跑;因為其它的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來,所以只能久久的寫一篇,反正編輯找不到人,不可能二十四小時盯著,其它事情也是很重要的。久久的時間沈澱了生活的經驗,沈澱了生命的體悟,於是到有時間寫時,文采便如泉水般來,不必太過思索。作家也發現,每次自己有時間寫文章時,都是自己度過了一個難關,克服了某個困難之後的短暫休憩,自然而然就把之前的領悟帶入了文章中,即使不說明,用心的讀者也感受的到。

這樣的日子,終於到了要改變的一天,作家原本繁忙的其它工作,突然間就這樣少了許多,不久之後編輯打電話來,告訴作家說最近開了一個新欄目,有個專欄,問可不可以每隔一兩個星期固定供稿。

啊……這……。其實編輯不是第一次說了,但作家總以其它事務繁忙推托,可是這次看來是不能推了,萬一讓編輯知道自己沒像前幾年那麼忙…….。

於是作家成了專欄作家,每隔一兩個星期儘量固定供稿。剛好也把這些年曾經想寫又沒時間寫的許多靈感們,儘量的從時光的深處中找回來,放入文章中。

從前曾經有人告訴過作家,寫文章的過程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當時的自由作家感覺不到,總覺的自己的文章在有時間寫時總能信手拈來,直到開了專欄,才發現那人告訴的是真的。

沒有了長時間的沈澱,對專欄作家自身心性品質要求也就高了,沒有一定品性的人,是無法固定給讀者一篇篇好文章的,專欄作家開始更注意自己寫文章的心態,是不是夠平穩,能在每一次文章中,將讀者導向光明與希望。

沒有固定供稿前,看到編輯發來「求文孔急」之類的索文令,通常會不理他,但是專欄作家,就沒辦法對此視而不見,結果那篇文章中原本隨意而用的文字,突然變成的一塊塊沉甸甸的磚頭,作家在砌磚。

文章出去了,雖然砌的好像還可以,但閱過無數文章的編輯,總能嗅出每篇文章後面的心思,於是又發來信函,告訴,希望專欄作家能好好充實版面,但別有太大壓力。

啊…….這都看的出來,專欄作家的一思一念在文章中展露無遺,呵呵,這怎麼對的起讀者呢,一定要好好修,才能把更美好的文字,帶到讀者面前,乃至心中。@*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民間有一個安太歲的習俗,今年牛年,屬牛的人與屬羊的人都會到廟裡安太歲,因為在民間傳說中,這兩個生肖的人今年犯太歲,運氣會比較不順,屬牛人遇到牛年是本命年,所以是正沖,屬羊的在天干的排列上正好排在牛的對面,所以是副沖,若遇到羊年時,則是反過來,屬羊的是正沖,屬牛的是副沖,因此習俗上牛年與羊年都會幫這兩個生肖的人在廟裡安太歲。在老一輩的心裡,安太歲是重要且不可免的。
  • 兒在這裡工作已有幾個月的時間了,這裡明明是一家金銀處理工廠,玉兒卻總是看到墓園,看見墓園裡許多骷髏頭在那兒走來走去,看見骷髏對她微笑。
  • 曾經,在得知某個義賣二手物品的活動時,第一次,把自己房內所有還有用卻陳年不用的東西都整理出來,做為義賣之用。那次,才知道自己從小到大用過又留下的東西如此之多,於是,將它們打包後,打了個電話過去,義賣活動裡的一位男士開車來把它們載走了。
  • 不知道對一般人來說,織布是不是一個遙遠的名詞,至少對我與我身邊的朋友們是。現在我們身上穿的都是現成的成衣,而生長在這個時代,又住在城裡,頂多知道縫紉機,但也不是人人會用;人人會拿針線,更不是每個會拿針縫東西的人都能縫出一個作品來。一些人雖然看過奶奶已廢棄不用的手動縫紉機,但頭腦中已經沒有所謂的紡紗與織布的概念了,更不知道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就像對夏蟬語冰那樣茫然不懂,能理解也有限。
  • 婆婆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母愛,然而,她對兒孫傾盡心力的付出,表現出她偉大的母愛,她不愧是一位傑出的慈母。
  • 大人的思維終究與孩子不同。大人關心名次,而孩子關注參與的過程。整個過程中的體驗對孩子來說是新鮮的,他們便感到快樂。拿到什麼名次,並不影響孩子的心情。
  • 然而,父親節的緣起,卻是一個令人傷感和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斷地在提醒我們,行孝要及時,莫要等父母去世後才追悔莫及。正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讓人傷痛不已。因此,記住這個深刻的教訓,才是父親節最大的意義。
  • 記憶中的母親是一個聰慧好學、做事有效率的人。而且,她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學什麼像什麼,往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上一層樓。
  • 中華傳統的母親花又叫忘憂草。(農糧署桃園提供)
    Yoki幾乎沒有感受過母愛,3歲時父母就離婚了。長大後,她正憧憬擁有一個自己的幸福家庭時,又被嗜賭的母親連累,關進了拘留所。這樣的成長過程,讓Yoki覺得前路一片灰暗,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但是,轉機出現了。
  • 我沒有替她覺得太多的悲傷——她在床上已躺了八年,這次無非換個地方,永遠躺在地上了。對她而言,沒什麼多大區別——這不是對生命行將結束之人比較平靜,不再有痛苦折磨的最好出路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