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長庚:抗組蛋白H1抗體可抑制肝移植排斥
【大紀元3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18日電)高雄長庚醫院肝臟移植研究中心發現,自體免疫系統病患的抗組蛋白H1抗體,可抑制肝臟移植後的排斥作用,正研究開發新型免疫抑制藥物與診斷試劑。
長庚大學日本籍助理教授中野敏明、高雄長庚肝臟移植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賴佳筠今天發表這項研究成果。
中野敏明表示,自體免疫系統異常的病患,體內抗組蛋白異常,H1是抗組蛋白中的一種抗體。經老鼠動物實驗發現,含抗組蛋白H1抗體的老鼠肝臟移植後不必注射抗體,就能保護植入的肝臟。
研究團隊再將抗組蛋白H1抗體注射到老鼠體內多次,再進行心臟異位移植,老鼠不注射抗排斥藥,移植的心臟存活47天。
完成動物試驗後,研究團隊2007年檢驗高雄長庚醫院1名病患、與日本自治醫科大學6名肝臟移植後未服用抗排斥藥的病患血液,發現有頗高濃度的H1抗體。
高雄長庚完成500多例肝臟移植手術,病患終身需服用抗排斥藥物,中野敏明表示,這名未服用抗排斥藥物的肝臟移植病患10年前罹患癌症而暫停服藥,至今未再服用抗排斥藥,移植肝臟正常運作。
中野敏明表示,正常人血液中幾乎未含有H1抗體,只有在發燒、發炎時,H1抗體會高一些。初步證實,老鼠、人體體內H1抗體,可抑制器官移植後的排斥。研究團隊正研究製成抗排斥藥的可行性,降低服用抗排斥藥的副作用。研究朝注射疫苗的方式,降低器官移植者的排斥作用;並研發診斷試劑,診斷肝臟移植病患注射抗排斥藥物的劑量。
他表示,目前肝臟移植病患服用抗排斥藥劑量,由醫師依病患肝、腎等器官功能指數,決定劑量,如有試劑測定病患H1抗體濃度,就可拿捏病患服用抗排斥藥物的劑量,不必花費時間檢驗器官功能,下藥可更準確。
高雄長庚肝臟移植研究中心將設法檢驗所有肝臟移植病患的血液,更明確證實H1抗體抑制排斥的效果,目前已蒐集100多名病患的血液。
研究中心也與日本城西國際大學、廣島大學、大分大學、自治醫科大學及台灣的國立成功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合作,嘗試製作H1抗體診斷試劑,預計1年內完成。
33歲的中野敏明在日本廣島大學四年級時透過教授加入高雄長庚肝臟移植研究中心的研究行列,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後進入長庚大學,繼續在高雄長庚肝臟移植研究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