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柏誠、盧永山/綜合報導〕台灣馬政府一直鼓吹赴中投資,視中國為台灣經濟的救星,但中國經濟狀況形同泥菩薩過江,恐怕自身難保。根據中國的美國商會年度調查就顯示,有三十五%的美國在中國企業,預估今年營收將會下滑,較去年的十三%大幅增加,有三十九%將延後或是取消今年在中國的投資計畫,有二十一%將進行裁員,顯示在中國的美國企業普遍看淡中國經濟前景。
中國通縮壓力浮現
此外,中國2月消費者物價下跌,為六年多來首見,通縮的壓力浮現,可能危及中國恢復經濟成長的努力,但中國官員對通縮風險輕描淡寫,卻坦承中國經濟前景仍相當嚴峻。
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2月消費者物價年跌一.六%,為2002年10月以來首見,生產者物價下跌四.五%,創十年來最大。
消費者物價下跌可能導致通縮風險升高,促使消費者延後購買,擠壓企業毛利,迫使企業裁員減薪和降低投資。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門主管李晶表示:「通縮是實質經濟疲弱和工業過度生產的徵兆,導致企業的議價能力降低。但中國的通縮趨勢可能只是暫時現象,中國政府可能調降利率和銀行存款準備率,並採取其他措施刺激消費,避免通縮延長時間。」
除了通縮的陰霾,美國商會今年的調查則顯示,鑒於當地勞動力和監管成本增加,有八十四%的美國企業認為中國正逐漸失去競爭優勢,去年則有七十二%的企業如此認為。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華金聲(John Watkins )表示,「雖然有超過一半的美商仍對中國長期(五年 )展望抱持樂觀,不過已有三分之一按下暫停發展的按鈕。」
接受調查的美商中,有近半對於中國今年的商業前景感到悲觀,只有五%表示樂觀。美國商會調查所得的投資數據和中國官方發布的數據吻合,中國1月份外國直接投資比去年同期大減三十三%至七十五億美元。
和去年相同,管理層次的人力資源有限,是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最大挑戰,中國官僚問題和侵犯智慧財產權等問題次之。此外,中國去年實施更嚴厲的勞動合同法,導致遭解雇的員工向公司興訟的事件增加,也讓外資企業飽受困擾。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