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27日電)景氣燈號連續兩個月藍燈並跌入低分下限 9分,觸及景氣燈號最差極限,但這不代表景氣已觸底,因為 1月領先指標、同時指標並未止跌,景氣持續惡化中。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今天公布,1月景氣信號分數為最低分的 9分,與去年12月同創2001年11月以來新低,已連續兩個月觸及景氣燈號的極限,即「藍燈」與「9分」,顯示當前景氣仍相當低迷。
經建會每月底公布的景氣燈號,被視為判斷景氣榮枯的重要參考,由工業生產指數、海關出口值、製造業銷售值、直接及間接金融等九大指標構成,每項指標最低 1分、最高 5分,總分最高45分、最低 9分,對應到的燈號最好為紅燈,最差為藍燈。
不過燈號的編制方法,卻可能出現燈號預警效果鈍化的情況,例如 1月景氣較上月更差,但燈號已觸及極限,即便未來出口、金融、製造業等表現更衰退,燈號表現最差就是藍燈,分數最低就是 9分。
2001年網路泡沫化,當年曾有六個月出現 9分、藍燈的最低迷情況。當今景氣已衰退到連續兩個月 9分、藍燈,景氣燈號破表後,如何判斷景氣的走向?也因此引發景氣燈號失真疑慮。
經建會官員表示,景氣燈號是方便大家判斷當下的景氣概況,一般不會只看燈號,還要配合實際數字,包括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走向,就如同燈號出現代表穩定的綠燈時,也不能因此高枕無憂,要看領先指標等其他項目有無下滑。
官員表示,1月景氣燈號及綜合分數雙雙觸底,領先指標、同時指標雙雙較去年12月下跌,代表景氣持續惡化,不見復甦跡象。
根據經建會統計,1月領先指標中,僅顯示景氣循環狀態的六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27.6%」,較上月降低 5個百分點,已是自2007年11月起,連續15個月下滑;再觀察同時指標,不含趨勢同時指標指數也較上月下降,並自去年 3月起連續11個月下滑。
觀察 1月景氣九大指標變化,就業人數、直接及間接金融,以及工業生產指數等3項,1月經季調後的年增率都較去年12月持續惡化,衰退幅度擴大。
不過,貨幣總計數 M1B變動率由去年12月的負成長,轉為1月微幅正成長0.01%;此外,股價指數、海關出口值、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製造業銷售值、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等 5項指標, 1月經季調的年增率雖仍呈現大幅負成長,但跌幅皆較去年12月緩和。
官員分析,1月的九大指標中,有5項指標跌幅縮減,照理應該是景氣止跌的跡象,但多數指標的衰退幅度仍高達 3成以上,「實在無法以此當作景氣緩和的理由」,顯示未來景氣走勢仍相當嚴峻。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景氣持續惡化,代表政府拿不出有效拯救經濟的方案,政府該負的責任還是要負,內閣改組的壓力已浮現,但改組的時機應由社會大眾決定。
他表示,政府雖推出許多振興景氣方案,不過許多方案的救急特性較強,例如政府要搶救失業,但失業為經濟衰退的結果,應從源頭去解決問題,建議政府儘速提出中長期、更能治本的對策。
外界對景氣續呈藍燈、9分已不意外,網路泡沫化時曾連續出現15顆藍燈,金融海嘯的藍燈已自去年 9月起連續亮 5次,這波藍燈潮還要亮多久?將考驗政府眾多振興經濟方案的執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