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3日電)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改善為政府「新十大建設」重要工程,交通部長毛治國今天在重大工程督導會報中指示加速完成,民航局預定將第一航廈改頭換面工期再縮短1年。
桃園國際機場從民國68年啟用至今30年,建築構造與相關設施已老舊,內部使用空間也顯得窄小,和新穎的二期航廈相比,同樣是國家門戶,提供的服務品質卻有相當大差異,民航局多年前就決定要讓第一航廈改頭換面。
民航局長李龍文說,原本計畫第一航廈改善工程以局部改善方式進行,從施工到完工約需3年半,為加速完工,曾考慮以全部關閉方式施工,但所有入出境服務若都移到第二航廈,服務品質會大受影響;國外有一種做法是利用機場空地,搭建臨時性的服務櫃台,經評估也不理想。最後決定先關閉第一航廈出入境各一半使用空間,改善完成後再關閉另一半空間。
民航局預定今年6月到8月完成第一航廈改善工程發包,總經費新台幣20億元,由民航作業基金支付,完工期原訂101年底,加速趕工後,可縮短1年工期,100年底時,第一航廈就可呈現嶄新面貌。
李龍文說,第一航廈是以增加航廈主體東西兩側帷幕牆工程方式,改善目前縱深不足問題,將原先的露台及車道納入室內,預估出入境大廳可增加約1萬3000平方公尺使用面積,完工後可服務的旅客量將從目前每年1200萬人次增加到每年1500萬人次,若再加上第二航廈1700萬人次,桃園國際機場到100年底時,可服務的旅容量可達每年32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