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23日電)中斷超過3年半的台日漁業會談將在26日復談,國安官員透露,政治問題不會是重點,雙方都盼以務實角度處理漁業糾紛問題,研議調解衝突及預防爭端機制。
台日經濟海域重疊的認知問題始終糾葛不清,加上一般台灣漁民觀念中,東海是傳統作業漁場,使「越界捕魚」事件頻傳,糾紛不斷,還可能因此無限上綱至釣魚台主權爭議,衝擊台日關係。有鑑於此,台日雙方盼藉漁業會談逐步縮小差距,解決漁業糾紛。
台日漁業會談從1996年至今共談了15次,最近一次的雙邊會談是在2005年7月於東京大倉飯店舉行,去年6月發生聯合號事件後,經台日多次協調,第16次的會談終於敲定2月26日在台北召開。
尤其馬政府上台後,希望在「特別夥伴關係」的架構下,台日以務實方式處理雙方漁業糾紛,使台日關係正常化,並獲日方善意回應。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增家認為,「復談本身就很有意義,這是好的開始」,過去民進黨政府雖然聲稱台日關係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關係,但對最易引發雙邊衝突的漁業糾紛,卻從未實質處理。
不過,即使台日願意聚焦處理實質的漁權爭議,問題仍相當棘手,除涉及國際法,日本政府受限採行的「一中政策」,在外交與法律層次都無法與台灣當局磋商有關「劃界」、「共管海域」,甚至是簽訂「漁業協定」議題。
國安官員說,召開這次台日漁業會談,台灣民眾不必擔心政府會在領土或在海域管轄權方面做出讓步,政府會用最務實的做法去處理漁業問題,特別是海上碰撞與扣押船隻事故及捕魚糾紛,會積極與日方達成因應與通報機制,避免事態擴大,進而影響台日良好關係。
前駐日代表羅福全表示,台灣漁船在台日爭議海域捕魚的數目明顯高於日本漁船,政府必須想辦法照顧台灣漁民的權益,並透過各種管道促使日方做出多點讓步。不過蔡增家認為,日本政府今年初成立海島委員會,顯示對經營包括釣魚台等無人島的積極企圖,且首相麻生太郎目前支持度不理想,種種因素會使得日方代表難以在這次會談做具體讓步。
蔡增家建議,除了官方談判形式外,也可另謀他路,從較低層次的雙邊漁業組織開始商談,或許阻力會比較小。
外交官員分析,政府不會不切實際幻想台日漁業問題的解決能一步到位,目前是希望藉由建立定期會談機制,逐漸縮小歧見並累積互信,慢慢把與談人士從台日外交、漁業、海巡官員擴充到漁業團體代表及學者層次,讓產、官、學界能集思廣益促使問題早日解決。
不管如何,台日重啟漁業會談是一項正面發展,也是政府務實處理漁業問題,努力促成台日關係正常化的展現。雙方如何擱置爭議,不再讓漁權爭議原地踏步,攸關台灣漁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