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台灣船 17世紀縱橫中國沿海利器
【大紀元2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15日電)大航海時代,西方列強往東方探險殖民期間,中國沿海也有一支武裝船隊崛起,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率領商戰兩用船艦「台灣船」,縱橫海上,和西方列強抗衡。
史學家考證,鄭芝龍通曉荷蘭語、西班牙語、日文及中文,也曾擔任荷蘭人盤據澎湖時的翻譯官;鄭芝龍後來收編了大海盜李旦的船隊,勢力雄大,當時鄭芝龍率領的「台灣船」,讓鄭氏集團得以和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列強抗衡,明朝封官後,鄭芝龍「亦商亦盜亦官」。
現存「台灣船」的原始圖形,收藏於日本平戶市,是1706年清朝康熙年間所遺留的,全長29.5公尺,面寬7.26公尺,船上可裝載12門至36門大砲,船上無動力,僅靠風力行駛;荷蘭人稱之為「戎克船」。
僅靠風力行駛的船隊,依現代眼光來看,簡直是跛腳的戰士,但在17世紀,中國沿海的武裝船隻,以台灣船為最,縱橫海上,簡直是中國海域的霸主。
鄭芝龍的基地設在中國大陸福建省南安地區的石井,相傳當時出海貿易或捕魚的船隻,只要向鄭芝龍購買鄭氏船隊的旗子插在船上,就能確保海上安全,通行無礙。
歷史學家考證,曾有2艘商船,向鄭芝龍購買旗子後航向麻六甲海峽,卻遭到劫殺,鄭芝龍要求當時駐紮在巴達維亞(印尼雅加達)的東印度公司總督查出元凶及賠償,但東印度公司不理會,宣稱查無凶手。
事隔2年,鄭芝龍下達最後通牒,指稱整件事情的元凶就是東印度公司,下令所有中國沿海港口商家不得和東印度公司交易,讓東印度公司動彈不得,東印度公司最後只好賠錢了事。
鄭芝龍雖禁不起清朝的誘惑投降,被清朝處刑,但兒子鄭成功得以再崛起,打敗荷蘭人,進佔台灣,實際上和鄭芝龍留下的根基有很大的關係,台灣船負責運送兵源,從中國送達的戰力,圍攻孤立無援的荷蘭守軍,荷蘭駐台末代總督揆一無可奈何,只好撤守離台。
四百年後,台灣船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台南市政府從日本平戶市找出原始圖形,重建台灣船,讓台灣人對鄭氏集團的海上雄風,不再只限於圖形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