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我借這首歌的寓意領悟久遠的故事。故事講述的時候,我還在很小。父親說他讀過的書,全是古人的人生。我感慨它們植入我記憶的牢固,瀰散在血脈深處。小學,這些故事浸透相伴,慢慢成長的一路我已經懂得沉默--萬千變故,我在心頭默默化解。
越王勾踐,我折服他的臥薪嚐膽。20年,多少榮辱碎末心底,終及至鳳凰涅槃。我總在回想故事的情形:勾踐為奴,做吳王夫差的奴役,心頭卻是復國的願望,何其不露聲色?沉默不易。常說:能忍天下人之不能忍者,能做天下人之不能做者,勝也。我咀嚼,心頭竟有悲壯的感覺。我聞出久遠勾踐穿透時空的呼吸--厚重而均勻,毫不慌亂。難得的沉默是金啊!那麼,沉默的結果呢?20年後,勾踐滅吳。
伍子胥,一夜白頭的故事說盡逃避殲臣追殺的驚險。我在聽時大大鬆了口氣,想他不會再有磨難。但錯了,他忠誠納諫,預測越王勾踐20年後必將滅吳,遭至吳王厭棄。該對他唱這首歌嗎?歷史同樣是需要吶喊者的,伍子胥吶喊至死:要把自己的雙眼掛在姑蘇城的東門,看著越王的大軍總有一天從此而入。臨死的請示激怒吳王,歷史留下慘烈一頁:忠臣屈死,暴屍江上。我在想他給予我的啟示,懂得沉默的涵義中實際上有剛直與對某種不良權勢蔑視的無畏,我秉性裏絲絲滲透的何嘗不是正義生命的影響?我找到了答案:任《沉默是金》的旋律回想,後人恰能被伍子胥的命運震撼。
該說范蠡了。越王勾踐治軍政外交的大臣。20年滅吳計畫的強有力的推行者之一。越國勝了,他乘一葉扁舟離去,浮游商海創業,開始另一種人生。《沉默是金》的歌在幾千年以後響起,他的選擇令人回味。臨走,他對治內政的大臣文種說:“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良犬烹。敵國破,謀臣亡。”但文種不信。父親講述這些故事的時候,從不引申其他的涵義,他在說歷史。我看到的是戰國春秋之時範蠡的清醒--他所處的年代風雲變換,復國的勾踐開始妒忌猜疑。作為大臣,他的使命已經完成。他選擇了隱退,詮釋沉默是金的另一種寓意。
對范蠡,我的感慨更為深重。來看他對著一湖江水祭當年吳國的伍子胥--同為忠臣,他何嘗不知道對手伍子胥的正確,而他,執行著滅吳的計畫,怕的正是伍子胥納諫成功。這些,已如煙而去,他走出恩怨,看開塵世紛爭。但不幸,文種被他說中命運,如伍子胥,被越王勾踐賜屬鏤之劍自盡。至死,文種醒悟,晚也!
很多年後,我讀父親寄來的注釋本,從書中走近勾踐、伍子胥、范蠡、文種。那時,《沉默是金》正傳唱在大街小巷。我便在想,吟唱其歌的年輕人們懂它的涵義嗎?懂這些古人的人生嗎?以范蠡作結:必須沉默的時候藏住所有的往事,明白一切硝煙爭奪的智謀不再有用,過平凡的日子。
小學時光,父親引領著,我與姐姐穿越這些人生。漸漸長大,終於懂沉默的寓意--智慧、沉著、鎮靜,笑對千難萬險。感謝父親,感謝他講述的故事。它們久遠,但永不過時。
──轉自《明心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