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9日電)監察院今天提出「台灣高鐵BOT策略與執行成效」調查研究報告,監委說,高鐵財務重整的此刻是政府與五大原始股東談判最好時機,盼政府推動的愛台12建設不要「為促參而促參」。
高鐵爭議不斷,監察院由監察委員陳永祥、洪德旋、劉玉山、馬秀如、黃武次、李炳南成立專案調查小組,並提出一份長達13萬餘字的研究報告。
陳永祥指出,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首重政府給予民間足夠誘因、稅賦減免等適當協助,民間則負有籌資、出資、興建及營運成敗的義務,風險是由政府、特許公司及融資銀行團三者共同負擔;但高鐵BOT案根本是台灣自創的、奇特的、山寨版BOT,嚴重悖離BOT應有的精神。
陳永祥表示,高鐵BOT案不僅執行風險全由政府承擔,原本高鐵號稱政府零出資,最後卻是政府持續出資,且持續認賠。例如,高鐵在競標時提的投資計畫書允諾籌資新台幣1038億元,其中核心成員出資529億元,占資本額51%,可是,一直到今年6月,高鐵實際原始發起人僅投資294.627億元,還遠低於政府泛公股的投資額度394億餘元。
馬秀如指出,相較於英法兩國政府對英法海底隧道BOT計畫「不出資、不保證、不收拾善後」的三不政策,台灣高鐵公司遲遲未能取得融資,交通部不但沒有沒收履約保證金,還簽訂三方契約備忘錄,由政府作融資保證,讓政府整體財務風險倍增,成為國際BOT罕例。
陳永祥希望,政府不要被「不能解約的政治壓力」把自己綁死,目前是高鐵財務重整時刻,高鐵要政府積極介入,這正是政府與高鐵五大原始股東談判最好時機。交通部應掌握發言權,本著「不增資、不增加保證」等原則,要求重新修改不合理的合約條款,及時減資且引入新資本,並逐步降低政府保證額度。
陳永祥說,政府目前推動愛台12建設,也是採促參的方式進行,估計民間投資比率30%,總投資計270項、約3.9兆元,其中民間投資部分占7000億元。不過,政府不宜「為促參而促參」,以設定額度方式推動促參,而是應比照先進國家,先建立相關促參的評估制度並健全法令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