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藥丸 爬進體內剿殺癌細胞
【大紀元12月8日訊】癌症患者只要吞下一片名為Ipill的電子「藥丸」,躲藏的腫瘤就會被暴露行蹤,隨後「藥丸」將對腫瘤進行極其精準有效的藥物治療,而且可以承諾的是,Ipill通過人體後,不會損傷其他組織器官。
據北方網報導,現行治療癌症的方法主要是手術和藥物,包括化療,這些方法都會在通往目標的途中對身體的其他組織造成連帶損傷,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楚。
在治療腫瘤的過程中,醫生對用藥劑量都相當謹慎。對患有消化道系統癌症的病人來說,用藥劑量是否恰當更是一個極大挑戰,因為一不小心很有可能在藥物還未觸及腸道內的癌變組織時就已經被胃溶解了;而且,治療消化道癌變的藥物通常頗具毒性,它的侵害涉及骨髓甚至到精液。
目前,醫生們普遍看好,新型電子「藥丸」將深受病家歡迎,它不但能提高療效,而且減少病人痛苦,例如結腸炎、節段性迴腸炎的克羅恩氏病和結腸癌,單在美國每年就有150萬人受此疾患的困擾。
Ipill的研發者飛利浦公司如今正每年度花費8億美元進行生物學研究,不斷完善它的性能,並已經進行了動物試驗,他們希望今年年底前將進入人體應用性試驗階段。
被稱為的電子藥丸,它能夠給腸道的具體領域提供藥品,以及衡量其環境的酸度水平。 在一個11 × 26毫米的膠囊裡,iPill採用了微處理器,電池,pH傳感器,溫度傳感器,RF無線收發器,液體泵和藥物庫。這也是小到可以通過你的腸道而不會引起任何的問題。
iPill通過測量PH值決定位置(若這是不夠準確的話),飛利浦預計iPills將得到更準確的位置,如與醫療核磁共振或CT掃瞄成像設備相結合。
Ipill內部結構
藥物供給:該微型裝置的三分之一空間用來儲存藥品。
液體泵:一個步進電動機來驅動儲存器內的活塞,將藥物通過小洞輸送到患者病灶上。
pH傳感器:設在「藥丸」表面的pH傳感器能告訴醫生腫瘤的位置,胃部、小腸、結腸的pH值各不相同。
溫度計:當Ipill進入人體內24小時後離開,它會記錄下整個過程中體內溫度的變化。
電腦:醫生依據微處理器編製的確切部位、pH值的條件及傳送時間,使藥物準確釋放到病人的腫瘤部位。
通訊:一個微型無線發射機將傳送pH值和溫度數據到外部電腦,醫生可監視「藥丸」作業的進展情況,一旦發現偏差或有誤,可及時糾正並控制藥物正確傳遞。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