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好壞出自一念”──父老相傳的故事

大陸法輪功學員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轉法輪》中寫道:“好壞出自人的一念,這一念之差也會帶來不同的後果。”在法輪功學員修煉的實踐中,這一條佛法真理展現出了無數次的無邊的巨大法力;在常人社會中也有不斷的顯現。

一位遭遇數次重大車禍而在師父保護下安然無恙的法輪功學員講了她修煉之前家中曾發生的事情:“從前我爺爺與一位好友合伙做買賣,有一天中午趕馬車路過安丘縣一個村莊,他倆看見路口有一老漢在看護一小孩子。那時的人都很懂規矩,每進村莊之前,車主提前下車用手牽著牲口走過村莊,以防意外。就是這樣,那小孩突然亂跑,被他們的車壓著了。等抱起來一看,小孩的頭耷拉著不喘氣了,死了!他倆和那老漢把小孩抱回家,知道了這是爺孫倆。老漢讓把孩子放在炕上,用被子蓋起來,然後就讓他倆走,意思是別耽誤了他們趕路辦事。他倆心想:這怎麼能行?人命關天,總得把這事先妥善了結。那老漢不說別的,就執意讓他們走。他倆沒有辦法只好走了。

我爺爺他們回家後,那老漢的大量大德更使他們放心不下,幾天後他倆就專程去看望那老漢,也想把此事做個了結。誰知趕車等走到那村路口時卻使他倆大吃一驚──那老漢依舊在那路口看著那個小孩在玩!那小孩又活了!老漢見他倆真心誠意地專程趕來很高興,請到家中,講了事情經過。

那天他倆走後,老漢就一直守候在孩子身旁,坐不下,在家中走來走去。到下午,老漢的兒媳婦回家給孩子餵飯,老漢說孩子剛睡下,別叫醒他了。兒媳一聽有道理,就又下地幹活去了。傍晚時,老漢正在院子裏來回走,突然聽到屋裏孩子的哭叫聲,他三步併作兩步跑,到炕上掀開被子、抱起孩子,雙眼淚水嘩嘩往下流,親著孫子說:“孩子,你這一覺睡得好長啊!爺爺終於把你盼來了!”

我爺爺與朋友聽後十分激動,告辭回家後馬上備了重禮,重回那老漢家表示感謝與慶賀。老漢的兒媳奇怪地問這兩位貴客是哪門的親戚,老漢這才把實情告訴了兒媳。

此事後,我爺爺更加重德行善,常把此事講給別人和後代,並留下一家訓:碰上甚麼事也不能賴別人;自己再忙也要給人家幫忙。我5歲時爺爺去世了,爹把此事講給了我。

我婚後有3個孩子,最小的是男孩。他3、4歲時,村裏來了一個換大米(用麥子、玉米等折價兌換成大米)的馬車,人們正在換大米,那牲口突然拉車亂走,一下把我兒子壓擠在車輪前下。急忙抱出孩子後,他直喊腿痛。我與丈夫都說沒事,一點沒有埋怨那商販,更沒有按照有的鄰居說的讓那人賠錢。過了一會,孩子能走路了,我對商販說:“孩子沒事,對你好,對我們更好。”那商販十分感激地走了。我修煉後才知道這兩件事是“好壞出自一念”的天理的顯現。

講出這些事實是誠心告訴世人,《轉法輪》中講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字字句句都是真理。

--摘編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好壞出自一念」(《轉法輪》),這簡短的五個字,給我非常深的感觸,在我看來,不管是對修煉人,還是對常人也好,都能一體適用,是非常刻骨銘心、受益無窮的座右銘。
  • 在台灣,青年學子要面對課業及升學壓力的教育環境,因此,憂鬱症、輟學、逃學等學生的比例越來越高,如何在既有的教育體制下快樂的學習,兩位學煉法輪功僅八個多月的高三學生,他們的分享也許能幫助時下的青少年!
  • 其實即便沒有宗教信仰,不是修煉的人,中國人一向都是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
  • 曹州(今山東曹縣一帶)人於令儀,原來是個以販賣貨物為業的小商人。他為人寬厚,從不欺騙人,晚年時家道殷實富足。
  • (大紀元記者王銀堪培拉報導)3月29日星期日晚上7:30是神韻藝術團在堪培拉的第二場演出。全場再次爆滿。在中場休息期間,記者採訪了澳洲國立大學學院(ANU College)的一名英語第二語言的教師埃米麗,教很多海外留學生。埃米麗和她的家人一起來觀看演出,她看起來很斯文和她的職業很相配。
  • 人們愈來愈不相信善惡有報的天理,可是這個天理卻不曾消失。對此,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
  • 明朝時,有位李生,家庭很貧困。一天,街上一位算命先生告訴他說,從其面相上看白露節前將命終,李生聽了十分憂鬱。
  • 人們都知道命由天定,但是命運的好壞在於自己的塑造。以區區十兩銀子行善,而神明都要溯本窮源,賜予福報;而行邪淫的人,很快就被削掉祿籍。李生雖說壽數即至,但他能救濟別人的急難,行善之後祿和壽立即得到增長,福壽變化就是這樣迅速。而疏財仗義的好友,也蒙受了樂善好施的善報,真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濟人危難是善之所在,心量廣大,福德也廣大!
  • 明代浙江湖州有位孫邵先生,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送給了他一些勸善的書籍、資料。孫邵先生看過後很相信,從此日日以善行自勉,從不違背道德準繩,非常用心的做善事。
  • 高鳳翰先生(西元1683-1748年),字西園,號南村,晚年又號南阜老人,因此當時的世人及後人多尊稱他為高西園。他是清朝康乾盛世之時的一位傑出藝術家,博學多才,能詩善畫,尤其擅長山水、花卉,同時也很擅長篆刻,當時的書畫大家鄭板橋的許多印章就出於他之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