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佛有八萬四千法門,都注重修身、修口、修意。其中有一個法門,特別強調修口,默僧大概就是這一法門的弟子吧?話須從頭講起:
內江縣聖水寺門前,突然來了一位和尚,人們不知道他是哪裏人。他坐在山門外的台階上,頭戴破棉帽,身穿補丁摞補丁的破衣服,不吃飯,不說話,三天三夜也沒有挪動一下地方。
聖水寺座落在大叢林裡,裡面有一百多個和尚。和尚們看到他的舉止奇特,就稟報給了長老。長老出來一看,認為他是有一定原因而來的。招呼他進來,他就進來了;給他飯,他就吃。長老挑選了一間小屋,讓他住下。他常常幾天不吃東西,一吃就能吃下幾個人的飯量。和他講話,他能領略話的意思,卻只是笑,並不回答。他穿的破衣服,戴的破棉帽,即使是酷暑天氣,也仍然穿在身上。但是接近他,卻沒有汙穢難聞的氣味。
住了一年,長老見到他的頭髮上長了很多虱蟣,就對他說:「你為什麼不把頭髮剃掉呢?」他笑著點頭答應了。於是他就剃掉了頭髮。長老也不用戒條約束他,任他自來自往。眾和尚也不怪他。
寺廟的生活很清苦,種著幾百畝田,也不僱工。連燒火、做飯、砍柴、擔水的活計,也全由和尚們幹。有一天,長老告訴眾和尚說:「明天早晨,大家都到山裡砍柴去。」
和尚們遵命前去,到了山裡,只見山前山後的小樹枝,全都伐下來了,排成一行一行的,只等眾和尚來打捆裝運了。眾和尚感到很驚奇,又聽得半山腰處,斧聲叮叮噹噹地響,大家走到近前一看,這位默僧正汗流浹背地揮著斧頭,砍伐著剩餘的小樹枝。他看到人們來了,就不加思索地走了。眾和尚肩擔背扛,運了一天才運完。
又一年,從春天到夏天,一直也沒有下雨,水田全都乾透了,秧苗長了一尺多長還沒插,大家的心情非常焦急。有一天,忽然看見這位和尚,拔起寺廟田裡的秧苗,一束一束結成把,拋撒在田中。寺廟的田,幾乎被他拋撒遍了。
眾人叱責他,他才悄悄跑了。這天夜裡,大雨傾盆,因為有默僧事先紮好了秧苗,所以,寺田的秧苗能夠趁勢齊插,後來便獲得了大豐收。
自從他顯露了奇異的行跡以後,大家都更加重視他。有時候,他露宿山林,雨水把他的破衣服都澆透了,他卻安然無恙。有時候,他吃生豆渣。芋頭剛剛烤到半熟,他就大吃大嚼起來。他的種種舉動,全都出乎人情之外。四方的百姓聽說他奇異,都來瞻仰他的儀容,把他叫做「仙」。
有一位縣令,也想見他。多次請他去,他都不去。縣令還做好了僧衣僧帽想送他,他也不理會。
有一天,忽然手下的人報告說:「和尚到!」只見和尚昂首挺胸,穿堂入室,旁若無人。他的眼睛看著匾額、對聯,好像通曉文理似的。縣令急忙出來行禮,他不答禮;和他說話,他也不答應;拿出新做的衣帽送給他,他也不接受。強行把衣帽給他穿戴上,他就往外走,好像要很快離開似的。他出了縣衙,就把衣帽全脫下,扔在了地上。眾人正聚在一起觀看,他已經逃脫走了。
又過了幾年,他的衣服、棉帽已經破了,長老多次命令他換新的,他也沒有應聲。他自己到棉田裡,拾取開敗的棉桃,堆在屋子的角落裡,然後手拈著花絮,用自製的竹器彈織它們,織成有一丈多長,如同粗麻布一樣。他把它們撕成一片一片的,穿上竹針,縫補成衣帽。無論冬夏他都穿戴著它們,好幾年也沒見他脫下過。
當時,有個老人名叫洪成鼎,他是進士出身作了四川的長官,人稱洪老,為人厚道,也很清廉。晚年退休以後,他四處遊歷,遇到的奇士、高僧很多。當時他正寓居在官署,聽說這位和尚不同尋常,就前去拜訪。到了那裏時,和尚已經避開了。長老代為尋找,遠遠近近找了幾遍也沒找到。又等了幾天,還沒見到,這個洪老才回去。幾個月以後,洪老第二次去拜訪他,又沒有見到。洪總怪自己無緣相見,正在嗟歎惋惜的時候,忽然有人稟報說,這位和尚回來了,在廚房裡吃飯。洪老同長老一起去看他,只見他正捧著碗,狼吞虎嚥地吃著,湯水夾雜著蔬菜,津津有味地嚥進去了。等他吃完飯,洪老上前施禮,和尚用眼睛瞪著洪老,很久,才手拿著木瓢去沖茶。茶水幾乎滿了,他用手指拈起兩片茶葉,遞給洪老,說:「喫茶。」自從這位和尚進入寺廟以來,只聽到他說了「喫茶」這兩個字,其餘沒說過一句話。
洪公雙手接過茶,嚼在嘴裡,沒有什麼其它的味道。和尚隨即走進帳房,高高地蹲在竹几上,拿著筆,在硯台中沾上水,連畫了幾十筆,像是字,又不像是字,他又好像精通書法似的。當時天正大旱,洪老向他詢問說:「大仙,哪天能下雨,能提前告知嗎?」和尚飛筆向硯台旁邊剩餘的紙上,直畫了三道,然後就走了。洪老跟隨著他,見他走進了後園茂密的草叢中。洪老想跟著他,被長老拉住,才沒有去。三天以後,果然下起了大雨。洪老停留了幾天,想再見他一面,沒有見著,就回去了。別人講:因為洪老關愛百姓,默僧才對他格外開口,請他喫茶。他對別的任何人,都不開口講話的。
後來聽內江的一位朋友說,這位和尚自從長老死後,他又活了十幾年,仍然沒有講過話。只是在臨死前,寫了一首偈語:
天地中空日月明,何人不向此中生?
而今撒手西歸去,免得拖泥帶水行。
他對自己的來去時間,都非常明瞭。真是一位奇異的默僧。
正是: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此是常話,理不含糊。
撥弄是非,招禍折祿。
默僧修行,緘口不述。
人當自律,借鑑守福!
(事據清代丁治棠《仕隱齋涉筆》)
──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