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製造的廣告理念值得北京好好品味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5日訊】(美國之音2009年 12月 05日報導)「中國製造」這一則小小的廣告近日在網上形成了一個評論熱點。多數人關注的是這則廣告能夠對恢復中國產品在世界上的形象起到多大作用。但也有少數專家指出,廣告隨小,理念很新,值得中國領導人和民眾仔細品味和學習,早日走出沉重的「民族悲情意識」,平靜和理性地面對世界。

廣告專家稱這個廣告為佳作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廣告專家賴俊卿女士看來,「中國製造」這個廣告可算得上是一個「上上之作」。

這位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廣告學教授把「上上之處」歸納為四點:一是不矯情,不做作,很自然地把中國產品跟人們的生活聯繫起來;二是強調中外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做既突出了世界一體,又暗示了產品質量大家有責的意思。

三是內容安排緊湊,在30秒內從鞋子、服裝、到冰箱,從MP3到飛機,照顧到了四大參與方的行業,形象突出,毫無浪費;四是巧妙地避開了中國這個大品牌形象較弱的劣勢,而把中國產品跟世界先進技術聯繫起來,增加了中國產品的可信度。

賴俊卿:國家品牌最為重要

賴俊卿對美國之音說: 「如果你的國家給人家沒有信心的話,你出的產品,無論你的Campaign怎麼成功,無論你花多少錢,要扭轉產品形象很多的時候都不會成功。」

賴俊卿介紹說,中文大學就中國產品形象對港人進行了長期的調查。從2005年到2009年,港人的印象基本沒有變化。這期間,中國展開了許多公關活動,最大的是北京奧運。

「掛靠」實為聰明之舉

但是,這位廣告學教授表示,「中國製造」的廣告制做者顯然理解中國產品在國際上面對的這個劣勢,通過「借力」,巧妙地把中國產品跟美、歐的先進技術聯繫在一起,從而增加了廣告的說服力。

這種「借力」或者「掛靠」的方法在廣告歷史上不乏成功的例子。芯片製造商英特爾當初就是借IBM才得以名揚天下。

有一些網友對這則廣告的借力手段提出了批評,認為這是對自己國家沒有自信的表現。賴俊卿教授則表示,無論你承認不承認,中國在人權、新聞自由、產品質量等方面的國際形象不佳是一個事實。

她認為,作為廣告設計者能夠承認這個事實,想出有效的應對辦法,就是一個優秀的設計者。賴俊卿在這一點上願意給國安DDB廣告製作公司的設計人員的表現打一個「A」。

官方思維的變化

觀察人士注意到,這個廣告是在中國官方的積極推動下,由四大商業協會參與並委託專業廣告公司合力製作的。雖然創意的最後定形是技術人員的功勞,但是這個思路和創意的表達方式畢竟得到了官方的認可,顯示中國官員處理對外關係的思維方式已經有了重要的變化。

中國的崛起震動了世界。多年來,西方對中國的批評持續不斷。而中國對此經常打出「悲情牌」,怒目相對,對所有批評都扣上「反華」的帽子。《妖魔化中國》和《中國可以說不》等都是這種民族情緒的產物。

邱震海:現在是梳理民族悲情的時候了

香港時事評論員邱震海認為,中華民族的歷史悲情壓在中國人身上的時間太久了,需要進行梳理,不然的話就有轉變成為極端民族主義的危險。

邱震海表示,「中國製造」的廣告設計理念顯示出這種悲情心理正在發生變化,中國人以自己的語言跟國際溝通的習慣也有了進步的端倪。

邱震海對美國之音說:「中國領導人和中國民眾從原來的那種狂熱走向理性,開始從幼稚慢慢走向成熟,至少在跟國際接軌這一點上,用西方的手段,用國際的手段,來解釋自己,說明我們跟你們是一起的。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不過,邱震海也指出,這個開端僅僅是開始,還沒有為最高層真正領悟並逐步推開。只有到中國所有官員都知道如何使用國際語言進行對外交流,懂得按照國際規則處理國際糾紛和摩擦,而不是動不動就打悲情牌的時候,中國才算是真正跟國際接軌了。

專家:廣告成功尚待國家的努力

廣告專家賴俊卿雖然非常肯定「中國製造」這則廣告的製作技術和創意,但是她也提醒中國政府,廣告提升產品形象的能力是有限的,最根本的還是質量的保證。如果繼續發生有毒奶粉或者劣質牆板之類的事情,這些成功的廣告反而會徹底摧毀中國製造的形象。

時事評論員邱震海也提醒大陸記取台灣華航的教訓。華航在發生多次空難事故之後打出廣告做出飛行安全的承諾。但是,之後不久,空難再次發生,徹底動搖人們對它的信心。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最大貿易制裁:中製鋼管再徵最高99%稅
美國宣佈對中國進口鋼管征收新關稅
美參議員反對中美電力合作計劃資金
美向中購買風渦機 參議員敦停經濟復甦撥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