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積極發展竹林產業 諮詢台灣專家意見
【大紀元12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5日專電)印度竹林面積廣大,成長迅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政府與民間因而近年積極發展竹林產業,但礙於本身技術層次仍低,最近邀請台灣多位專家到印度提供意見。
在印度科技部與印度生技署邀請下,台印竹林研究考察團五人日前抵達首都新德里,與科技部、生技署及印度專家學者進行座談會,討論竹子研究等相關議題,並參訪國立尼赫魯大學、印度理工學院及印度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tue of Plant GenomeResearch)等相關科研單位。
今天結束訪問的台印竹林研究考察團,由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所長林納生教授率領,團員包括成功大學生科院院長陳虹樺教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淑妙教授、台灣大學微生物與生化所助教授張世宗與中研院農生中心林崇熙博士,都是在竹林抗病、基因及組織栽培等方面學有專精的學者。
在國際與台灣都有竹林抗病專家美譽的林納生,接受中央社訪談時表示,在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處科技組的安排下,考察團此行接受邀請也抱持著極大興趣,想瞭解印度東北部近年發生的竹子開花引發飢荒的事。她表示,台灣從未發生這樣的事情。
不過,林納生表示,此行最重要的收穫卻是發現,印度政府與民間在開發竹林產業方面的努力和專注,值得台灣學習。
她說,竹林與民生經濟其實有著密切關係,例如製作家具、紙,也可製作工藝品、樂器,而竹筍更是常見的美食,此外,對環保而言,竹林也是碳排放最低的替代燃料之一。
林納生談到此行參訪心得表示,印度政府在開發竹林產業方面投資龐大,不但興建竹林研究中心,也聘請國際一流專家協助研發,同時鼓勵民間企業投資參與。
她表示,印度政府懷抱長遠的開發竹林計畫,希望將竹林產業作為將來繁榮農村的一項生財工具,包括竹筍食品加工、竹林建築和其他應用等。
林納生也指出,印度擁有廣大面積的竹林,雖然直到目前對竹林的研發仍處於基礎研究和偏重應用層次,但相對於台灣在竹林研究方面已進入高等技術層次,雙方合作應有很大的互補利益,因為台灣也可從印度開發竹林產業的應用過程中,獲得有利台灣的經驗和借鏡。
不過,林納生也指出,印度政府與民間如果持續當前的努力和既定計畫,幾年後就可能在研發層次上超過台灣。她舉例說,在參訪過程中,有一家企業利用組織栽培方式,將空心竹子改良成幾乎實心的竹子,進而增加竹子在作為燃料、製紙與建材等方面的實用價值。
專研竹林組織栽培的林崇熙博士也告訴中央社說,連日來的觀察發現,印度在竹林方面已開始進行初步和基礎的研究,但在技術層次方面仍低於台灣,例如印度就缺乏對竹林基因和抗病方面的研究。
他表示,相信印度對台灣在竹林研究方面的成果作過「調查」,才會極力邀請台灣專家提供諮詢。
林崇熙也指出,印度對竹林的研究雖然仍處於低階層次,但著重在實用的產業領域方面,就如台灣早期對蘭花產業的積極開發,對協助和提升農村經濟發展都有很大的助益。
他表示,相對於台灣竹林產業已呈現沒落的趨勢,印度對竹林產業的高度重視並開始大規模開發和利用,都值得台灣檢討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