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生:律師的權利就是每一個人的權利
【大紀元12月23日訊】重慶打黑熱鬧了一陣子,前些日子以薄熙來和團派握手言歡告一段落,全國人民興奮了一下子。但是和全國人民熱切的希望相反,沒有從重慶開始引發一場全國性的打黑除惡運動,而是丟卒保車,用文強等一批黑社會的小保護傘做犧牲品,使背後的大保護傘可以握手言和。一場官官相護,小民頂罪的戲上演了幾千年。現在中場休息,且聽下回分解。
民眾只注意到了打黑除惡的口號,這無疑是對老百姓有利的。不過,騙子往往使用對你有利的東西當誘餌。魚鉤上如果掛一個讓魚害怕的東西,怎麼能夠釣上來魚呢。媒體在這件事上的興趣,大多集中在上層鬥爭,幕後交易上。沒有注意到這是場運動,不是正常的執法行為。這場口號響亮吸引人的運動,類似於毛澤東的文革和鄧小平的嚴打。都是用誘人的口號,包藏著他們自己不可告人的政治陰謀。
除了包藏禍心之外,毛鄧式的運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青紅皂白,順手拈來,拿上案板,砍碎下鍋。從浩如煙海的回憶錄裡,我們看到了多少冤假錯案,大多是集中在運動期間產生的。因為共產黨搞運動的特點,就是只要目標而不擇手段。也就是鄧小平那個著名的貓論:「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不過這可不是《人民日報》說的什麼法國諺語,而是中國古代一位官僚教育他兒子的名言。
所以,頭腦冷靜的人估計:這場打黑除惡的運動也會冤枉不少好人。果然,就有各地著名的、不著名的律師們雲集到了重慶,開始為那些喊冤的人辯護。如果按照正常的司法程式,控辯雙方各執一詞,法院居中判斷,就可以像戲劇影視中的洗冤錄那樣:還好人一個清白,讓壞蛋無處藏身。
「但是」、「如果」、「竟然」—— 這幾個詞兒在中國是最常用的詞兒,有貓膩的故事都少不了這幾個詞兒,但是故事往往不那麼簡單。如果律師們把運動的成果辯白成了錯誤和冤枉,不是打擊了運動領袖的威望嗎?這不是違背了運動的宗旨嘛?運動就是要不顧百姓的死活,樹立領袖的威望。毛澤東、鄧小平可以一手遮天,所以他們樹立了威望。敢於提出質疑的人,還沒發出聲音就進了監獄。重慶的薄書記想要完成運動,也得照此辦理。竟然有那麼一批斗膽的律師敢來辯冤,那就只好抓起來。你敢不讓書記搞運動,書記就讓你吃窩窩頭。這和文革時期的共產黨沒什麼兩樣。
於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重慶又上了新聞頭條,出了個律師造假案。重慶警方在薄書記的指使下,把調查警方刑訊逼供的律師給抓起來了。然後動用自己的媒體製造輿論,企圖證明律師調查案件時教唆當事人作偽證。又一場運動興起了。這次的矛頭針對的是全國的律師,是那些本來就在有中國特色的律師法的壓制下艱難地維護人權的律師。
是律師錯了嗎?不是。因為先入為主的偏見是人性的弱點。所以自古以來成功的司法制度,都設置立場相反的控辯雙方。從不同的角度找證據,才有可能產生公正的判決。律師站在當事人的立場極力辯護,完全正確,完全符合法律的原則,也是共產黨自己的法律認可的。沒有這些基本原則,共產黨人自己也一樣會受冤枉。這是文革期間許多共產黨人自己認識到的真理。
是警方錯了嗎?當然是。在調查警方刑訊逼供的案件中,警方作為當事人應該回避,更不能讓警方和檢察院去逮捕律師。如果允許控方隨意抓捕關押辯方,就沒有控辯雙方了,也就很難產生公正的判決。所以,容忍公安檢察院逮捕律師,就是在製造司法不公正;就是在破壞法制體系。這個錯可就大了。不僅僅是個別案件的對錯與否,而是體系是否公正的問題。
新聞界的很多從業人員的素質也的確成問題。報導案件一邊倒還不是大錯。使用的邏輯浸透了共產黨執法的邏輯,先入為主,還沒經過審判就認定了罪犯。文章裡到處都是法盲的說法,甚至攻擊律師是「為黑幫翻案的人」。共產黨無法無天的思想體系,對中國人的毒害集中反映在這些御用文人的言行裡。由這些文人控制的輿論,只能把社會引向混亂。
律師不全是好人,更不是聖人。但是律師是正常的司法體系中最關鍵也最脆弱的環節,是唯一沒有權力背景的行業。維護律師的權利,支援律師的工作。是維護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利和利益的前提條件。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