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歷史上的瘟疫(上)
【大紀元12月2日訊】回溯歷史,雲南素有「瘴癘之區」、「瘴疫之鄉」之說。其實,「瘴疫」主要指的是惡性瘧疾和鼠疫兩種疾病。解放以前以至一百、兩百年前甚至更久遠的年代,肆虐雲南的疫病除了鼠疫和瘧疾以外,還有霍亂、麻風、麻疹等許多烈性傳染病和一般傳染病。
關於鼠疫
雲南省的鼠疫.在地方志書上有確切記載的,首先見於《鶴慶縣誌》「災異篇」。該篇記述說「……光緒五年至十四年(1879—1888)東區松桂,每屆七、八月間大疫,發熱後身起結子如彈丸,二三日或對時即死,號癢子症(癢子症即腺鼠疫——作者),先後死者以數千計。」
《雲南通志》載:「乾隆壬子(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癸丑(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以來,鶴慶、賓川城鄉居民、每見鼠向人跳,跳罷立死,人體遂生赤癢子吐紅痰(肺鼠疫症狀之一——作者),遘是疾者,死且速,醫藥罔效,亦奇事也……」「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鄧川自此年延及嘉慶,大疫,死者萬計,野無人煙……」。
鄧川有一個叫楊柿平的人所寫《柿平記述》中說:「光緒十八年(1892年)鄧川大疫,染疫之處,鼠得毒先死!死者不可觸,人若傳染,或為血痰,或為癢子,十死八九,迭年不止,鄉邑為墟。」曲靖市志辦公室趙宏逵在《陳子貞事略》中說:「光緒二十四年(1898),曲靖發生鼠疫大流行,死亡十分慘重,全家死光的逾百戶,一段時間,家家閉戶,路少行人。」
據《雲南通志》各種版本及有關卅、縣誌的記載,從宋「徽宗大觀戊子二年(1 108)南詔大疫,」到清高宗乾隆巳卯二十四年(1759)的652年間,雲南共發生過16個年度的「大疫」。有9個年度的「大疫」發生在現今已知的家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洱海盆地及其周圍地區。《續修建水縣誌》有以下記載:「嘉慶十七年(1812)壬申,冬大疫,此疫即同治初年之癢子症,兩次經歷二十餘年始平息,民多絕戶,病能傳染,初起發熱,或生核夾窗胯縫間,或痰帶血絲,患者對時立斃,醫藥罔效,今傳外洋謂為『鼠症』,亦稱『鼠疫』。此症由鼠傳染,故先死鼠,因逐戶掘鼠,幾無□類(生存者)。」
清代鼠疫在雲南流行,遍及滇西、滇北及滇南各地,共有87縣蒙受其害,死者約73萬之眾。1793年趙州(今彌渡)青年詩人師道南在《鼠死行》一詩中寫道:「東死鼠,西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鼠死不幾日,人死如坼堵。晝死人,莫問數,日色慘淡愁雲護。三人行未十步,忽死兩人橫截路。夜死人,不敢哭,人鬼屍棺暗同屋……人死滿地人煙倒,人骨漸被風吹老,田禾無人收,官租向誰考。我欲騎天龍,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灑天漿,酥透九原干丈土,地下人人都活歸,黃泉化作回春雨。」師道南成詩不久,也因患鼠疫「年未三十卒」。
據說公元1800年前後,在昆明長春路與正義路交界處一帶,在舊曆5、6月間,自斃死鼠很多。某姓一家10餘人,均在頭、腋部生大核多枚,旋發高燒,不數目先後死亡。不久,由長春路傳至紅柞子廟街(今華山南路)、賣線街(今華山西路)、城隍廟街(今人民中路、原武成路)一帶。當時官民以為是天禍奇災,束手無策,至十月,有人在城隍廟附近的街路橫挖深溝,斷絕交通……
20世紀初至1938年,我省鼠疫逐漸消退,但到了1938年12月間,在瑞麗江北岸的猛卯突然發現大量死鼠,次年3、4月間,開始發現鼠疫病人,死亡約30人。1946年2、3月間,騰沖、芒市甚至保山的施甸壩先後發現鼠疫病人並繼續擴及盈江、梁河、保山縣城。據《雲南醫藥衛生簡史》(1992年版)載,「自1938—1949年,雲南省鼠疫患者共6899人,死亡2448人,病死率為35.5%。」1948年8月,當時的省府鑒於疫情和輿論壓力,曾派出2個醫療隊共24人奔赴疫區,開展了一些防疫工作,但因勢單力薄,只起到杯水車薪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