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社福用地變屏風樓
【大紀元1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鄭麗駒香港報道)香港環保組織環保觸覺最近調查發現,一些社福用地,在一些不明情況下或在私相授受的情況下就變成一些私人的住宅,希望情況得到政府當局、城規會和社會重視。團體舉例,最近安貧小姊妹會向城規會申請將位於香港仔惠福道聖瑪利安老院現有的數座3至5層高樓宇,由社福用地改成住宅用途,申請興建4幢34層高住宅,加上7層平台,樓面達1,046,400呎,地積比6.3倍,估計約900伙。根據申請人提交的資料,4座樓宇接近相連,顯然將會為區內帶來屏風效應。環保觸覺希望城規會不要批准申請。
環保觸覺指出,一些社福機構在很久前很多種形式取得社福用地,例如政府廉價批地、自己買地甚至政府免費給地,陸陸續續建成了安老院、盲人院、學校及兒童院等。環保觸覺認為,這些社福用地對社區很重要,一方面提供了一些社福設施。由於樓層較低及低密度,是高密度樓宇之間的緩衝區。不過,一旦這些社福用地改變用途為住宅用地後,即變成了數十層高的住宅,而且部份更是座座相連的屏風樓。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批評,安貧小姊妹會申請將香港仔惠福道安老院變4座屏風樓,違反原有規則,密度大增,反映社福機構及發展商私相授受,城規會把關不力。他又提到,同是由安貧小姐妹會持有,位於彩虹的聖若瑟安老院,在幾年前和發展商九龍建業,向城規會申請建5幢50層高住宅,竟然獲得批准。
另一例子是心光盲人院的有關申請亦具爭議性。該院可能即將得到政府批地在馬鞍山重建院舍,卻沒有將薄扶林道原地皮交回政府,反而和發展商恆降地產合作建樓。申請多次被城規會否決,最終縮減密度後過關,將建3座17層住宅。譚凱邦說:「這些例子多不勝數,大埔滘勝基道兒童院已由長實發展成鹿茵山莊、何文田的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已成為新鴻基的何文田山一號,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況是相當普遍。」
與地產商合作非唯一途徑
譚凱邦說,了解和同情院舍是供不應求的,有必要去擴充服務。不過,他質疑擴充方法是否需要以這種和地產商合作,然後起樓賣錢得到地產商的利益的途徑,來獲取資源:「我們見到這種模式是私相授受。利用政府批地給這些社福機構,社福機構間接或直接地合作,最大得益者除了社福機構之外就是地產商,最大受害者是周邊的市民。同時不希望見到更多屏風效應。」
南區區議員徐遠華,上月4日及5日曾於黃竹坑就此申請展開問卷調查,總共成功訪問了241位居民,結果顯示近七成受訪者(68.9%)反對香港仔惠福道安老院的重建項目,只有接近一成四的受訪者(13.7%)支持該申請方案,而剩餘的受訪者(17.4%)則表示沒有意見,對此計劃不表態。
徐遠華說,在區議會上沒有一個議員支持安老院的申請,因為改建為住宅違背了安老院的既有土地用途,而且可能打開惡劣的先例,令地產商利用各種途徑將社福用地轉變為 住宅用地而謀取巨利:「會議也引發大家對安老院可能因資金短缺而與地產商合作的關注,因為之後申請人還是會照樣申請興建住宅。」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