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無肉日碳足跡350遊行 全球減碳零時差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6日報導】減碳幫幫忙系列報導(11)(中央社記者劉光瑩台北16日電)全球元首齊聚哥本哈根思減碳大計,台灣民間也引進國際潮流,包括計算「碳足跡」、推行「無肉日」、發起「350」遊行等,盼喚起民眾危機意識,促成實質減碳。

長期茹素的作家蘇小歡,是台灣「週一無肉日」行動的發起人之一,他與生態攝影家徐仁修、主婦聯盟基金會董事長胡雅美9月在台北召開記者會,倡導「每週一天不吃肉」。

據2009年世界銀行報告,畜牧業排放的甲烷占全球總量60%,其來源是牛隻、牛糞,而甲烷對地球暖化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72倍。經濟發展帶來肉食消耗增加,畜牧業興盛助長地球暖化是不爭的事實。

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 (Paul McCartney)也在美國發起「週一無肉日」。蘇小歡說,當時在台灣發起時,並不知道這已經是國際趨勢,後來決定把台灣的無肉日也定為星期一,希望借力使力,讓訴求更廣為人知。

「每個台灣人每年只要有3天不吃肉,可減碳20萬噸,工業局年度的15萬噸減碳目標也可以達成。」蘇小歡說,比利時的根特市(Ghent)已於今年5月規定每週四為「無肉日」,台北市議會也正在規劃成為「週一無肉城市」,可望成為全球第2。

大家每天吃的食物與碳排放有關,「碳足跡」指個人、團體或國家的日常活動或產品製造過程中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進口食品的碳足跡一定比本地食材高,已有不少國家設計碳足跡標章,協助民眾選擇。

1990年代英國學者提出「食物里程」概念,指食物由生產端送到消費者手上經過的距離。食物里程愈高,代表食物經過漫長運送,交通工具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愈多;相反地,愈是當地、當季的食物,食物里程愈低。

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執行長顏美娟說,「土地孕育出的食物,最適合當地人食用」。台灣物產豐富,美食不需遠求,建議民眾在地消費、盡量吃當季農漁產品,不只能幫助台灣的小農,而且食物里程低的食物不用保鮮、防腐等加工手續,運送過程排放的溫室氣體也較低。

今年的12月12日是全球抗暖化行動日,全球數千個團體,選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進行期間走上街頭,表達對暖化的憂心,台北街頭也不孤單。

來自蘇格蘭的英語教師Alec和Lynn,在網路發現全球上百個國家串連發起「350」活動,呼籲全球注意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若超過350ppm(百萬分之一),將威脅人類生存環境。因此今年10月在台北發起「350遊行」,號召上百人上街排成「350」字樣,與全球行動者串連。

兩人與環保團體在12月12日又發起聚集數百人的燭光晚會,Lynn認為,經過10月的活動之後,台北已經有愈來愈多人瞭解「350」的訴求,希望聚集更多人關心暖化問題。

來自德國的交換學生羅婷 (Nora Nording),日前參加環保團體「我愛能源稅」快閃行動。她認為,全球暖化是每個人都應該瞭解的重大議題,「快閃」形式可吸引更多人注意,把議題帶進民眾日常生活,而非只在會議桌上談論。

此外,1970年4月22日發起於美國的世界地球日,展現驚人草根力量,明年將屆滿40週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編彭瑞祥說,當年美國國會在壓力下通過「清潔空氣法」等環境法案,美國也成立環境保護署。1990年,地球日變成全球性活動,當天共有141國、超過2億人參與遊行示威,環境運動成功吸引全世界目光。

彭瑞祥今年9月率領「綠世代青年團」參訪位於美國的世界地球日總部,希望讓台灣青年和國際接軌,環資協會也希望明年的世界地球日,能號召台灣關心環保的青年和團體共同對政府施壓,呼籲台灣自願承諾加嚴減碳標準,履行地球公民責任。

全球暖化議題正夯,民眾若能持續以自己的方式關注暖化,一己之力也可累積成龐大的改變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