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大 氣候峰會「暫停」一天後恢復

【大紀元1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達哥本哈根綜合報導)12月14日上午,在發展中國家退出合作後,聯合國氣候峰會的談判不得不中止。會議停頓了一整天。

BBC新聞網的環境記者理查德‧布萊克(Richard Black)寫道:「這些退出合作的代表團憤怒的原因是,認為東道國丹麥政府想將《京都議定書》的減排計劃邊緣化。在這個正式稱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COP15)的一開始,發展中國家就指責丹麥主辦方無視他們所關注的事。」

杯葛行動的背後牽線人

那些參與杯葛的國家是由130個國家組成的「77國集團—中國聯盟」。這裡有富裕國家如韓國等以及一些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近年來在經濟上崛起的,但又以發展中國家龍頭老大自稱的中國,在該聯盟中扮演著非同一般的角色。

12月10日,中國代表團副團長、氣候變化首席談判代表蘇偉,在記者等待了半個多小時以後,才出現在中方發布會上。他解釋,因為與77國集團代表的會談正進行到非常關鍵的時刻,故而遲到。他說:「會談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77國集團—中國聯盟」在氣候變化談判中,以代表發展中國家和貧窮國家講話而自居。他們一直堅持認為富裕國家必須承諾《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2012年以後的減排量。蘇偉在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想在座的記者,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次會議不僅僅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第15次會議,而且也是《京都議定書》第5次會議。」

但是,歐盟和發達國家在總體上卻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協議構想,以便取代《京都議定書》。新協議的核心思想是,在發達國家承諾自己在氣候問題上的減排指標,以及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以外,發展中國家也要在氣候問題上做出切實減排目標的承諾。

而發展中國家擔心,他們將失去在1997年簽署京都協議時的許多好處。他們聲明,《京都議定書》是遏制碳排放量等唯一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而且它還包含了把發展利益帶給窮國的其它條款:如把錢用於清潔能源項目投資等。

上週,在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堅持建議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進行充分討論後,發達國家的提議被迫修改。

失去時間

在星期一當天早些時候的新聞發布會上,英國氣候局長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說,發達國家如果在《京都議定書》條款下承諾進一步減排,那將是「對氣候不負責任。」 他表示,這將使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沒有對減排目標做出承諾。

許多發展中國家一直要求制定一項「雙軌制」的辦法,即:根據《京都議定書》的簽約國家名單,現有的國家(除美國以外的所有發達國家)仍然根據該議定書,而美國及主要發展中經濟體的減碳承諾,則根據新的協議。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氣候推行計劃執行長金‧卡斯滕森(Kim Carstensen)說,對《京都議定書》的談判還需要更多的行動。

「非洲國家和『77國集團—中國聯盟』高調聲明,他們不會接受非京都議定書的行動,他們擔心背後的交易已經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達成了。」 金‧卡斯滕森表示,談判暫停可能會影響協議的進展。他說:「我們正在失去時間,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每一分鍾,我們就失去在從一個問題往下一個問題的最基本層面去解決。」


哥本哈根Bella會議中心前飄蕩的聯合國旗幟,丹麥國旗和氣候峰會 (UNCCC)的旗幟。 (AFP/Getty Images)

終止一天的杯葛行動,恢復談判

直到星期一的晚上,歐盟宣佈,貧窮國家已停止其對哥本哈根氣候變化談判的抵制,並找到了一個解決他們與富裕國家爭端的途徑。

在富國和窮國之間非正式會談後,窮國在得到保證,富國并沒有企圖降低他們減少溫室氣體的承諾之後,結束了對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為時一天的抵制。這次的杯葛行動,是在非洲國家和135個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和印度支持下進行的。

一些會議組織者認為,杯葛行動干擾了建立一個全球變暖的協議努力,拖延了試圖在本週晚些時候110多個世界領導人抵達哥本哈根之前,解決各種技術問題的談判代表們的瘋狂工作和努力。這個「抵制」行動顯然旨在將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談的重點轉向工業化國家的責任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以此作為各國領導人到來後的第一個討論題目。

發展中國家希望延長1997年簽定的《京都議定書》。其中規定,如果富裕國家不遵守其嚴格的排放限制,他們將受加重處罰,但沒有對發展中國家的這種約束力的要求。

歐洲聯盟環境事務發言人卡爾格倫(Andreas Carlgren)說:「我們非常願意在談判中討論所有的問題。這也意味著, 絕對包括《京都議定書》涵括的問題。」

峰會主席:中國支持下爭端開始

峰會主席、來自丹麥的歐盟氣候專員康妮‧海德嘉說:「這一爭端發生在會議進入第二週也是最關鍵的時候。貧窮國家在中國的支持下,懷疑這次會議可能會廢除《京都議定書》。」

美國由於擔心這會損害美國經濟,而對中國、印度和其它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卻不要求採取行動,因而退出《京都議定書》的簽署。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這是第二次非洲集團破壞了氣候談判。在11月份的上一輪談判,非洲集團用了一天時間的「抵制」,迫使富裕國家同意清楚說明他們將採取怎樣的措施減少排放。

爭端是對談判的挫折

「他們正試圖在奧巴馬和世界其他領導人來到之前,形成壓力。」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古斯塔沃‧席爾瓦—查韋斯(Gustavo Silva-Chavez)說。 「他們希望確保發達國家沒有能夠擺脫困境。」

加拿大環境部長吉姆‧普倫蒂斯(Jim Prentice)表示,爭端是對談判的挫折。

「毫無疑問,我們失去了一些時間。」普倫蒂斯說。 「(中止會議)這並不有助峰會達成目標,但是一切的一切是,我們有責任繼續進行下去,並繼續談判。」

相關新聞
歐盟:開發中國家年需千億歐元對抗氣候變遷
歐盟峰會就氣候金援達成部分結論
WWF指歐盟峰會氣候議題結論模糊
歐盟峰會就氣候議題達成有條件承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