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被兩岸視為瑰寶的竹雕大師陳春明,高齡70歲,從事創作一甲子。其雕竹技法,如陰雕、陽雕、淺雕、浮雕、立雕,或者留青陽文雕等,樣樣精通。所用刀具與木材雕刻雖有雷同,但竹與木的材質大不同,竹面光滑富彈性、纖維質地堅硬,稍有閃失,難以彌補,是竹雕的一大挑戰。陳春明以60年光景投入在竹木雕創作,不離不棄,40歲即獲得國家文藝獎,作品細緻典雅帶古味,充份展現傳統雕刻特性。
陳春明木雕刻展,即日起到12月17日在台中文化中心大墩藝廊展出。其作品多為山水、花鳥、紋飾,或人物或昆蟲,其中費時4年完成的大筆筒「竹林七賢」,運用各種技法於一身,陳春明描述自己特地找來特保存10多年的大孟宗竹頭,以又大又厚的竹材,表現層次分明的竹林和七位雅士在林間棋藝對局,栩栩如生的表情和衣褶分明的姿態,讓人折服。
父親陳正氣為台灣早期北中南四大雕刻大師之一,陳春明自小耳濡目染,隨父親氣習藝,接受極為嚴格的教導,奠定雕刻技藝的基礎。陳春明笑稱在大陸有金陵派、嘉定派,而自己傳承父親與獨自研發的技巧就稱做「正氣派」。
在父親的影響下,陳春明學到做人必須誠實以對,他說,從創作就能看出人品,相互之間有著聯繫。長大後的陳春明,將木雕技巧,運用在竹雕上,經過不斷的嘗試,克服種種困難,不但超越質材雕工技術的限制,在刀法運用上更是細膩。
畫一般的竹雕技法,是利用竹莖厚度,浮雕刻畫出多層次,遠近與深淺,以立雕方式將竹頭或厚竹肉,雕成獨立造型,或利用竹頭與竹根形態,因竹制宜,每件作品維妙維肖,渾然天成,是材雕與題材相輝映下的結晶。
陳春明以有限的竹材刻畫無限延伸,融於故事性的創作,是傳統藝術的代表,其作品有著細膩的刀工。過程中,從表面肌理打光,運用刀路成紋,局部纖維走向成面,而漆器處理,薄薄一層透漆,經過刨光再打蠟,質地溫潤,古意中典雅十足。
展覽中「竹林七賢」、「劉姥姥遊大觀園」、「西遊記」等近作,以竹頭特性,雕畫出鏤空場景與人物,竹根為髮的臉譜,以及飄灑洋溢的眾釵女,在陳春明細膩刀法下,栩栩如生,展現寫實或寫意,充滿精氣神合一的氣勢。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