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北京政策反觸發另一場經濟危機?
【大紀元11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當美國人儲蓄太少消費太多時,中國卻是儲蓄太多消費太少。結果是一個不對稱的國際貿易成績。2008年上半年,中國的經常帳盈餘達到GDP的10%,因此累積了龐大的外匯準備,這些資金後來多數轉向美國政府放款,讓美國人繼續借錢和花錢。
《時代》雜誌報道,經濟重新達成均衡相當有必要,這次是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經濟危機。最近的美中經濟不像一年前那樣不平衡,至少從一些數據看來。美國的儲蓄率提高到GDP的4%(從經濟衰退開始時的0),而中國的經常帳盈餘從GDP的10%下滑到6.5%。雙方都是因為同樣的理由而改善:美國失業率9.8%而且還在升高,嚇壞的美國消費者只好緊縮他們的荷包。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問題沒有解決,關鍵是因為中國。中國不但沒有進行必須的結構性經濟改革,過去這一年不是拒不改變,就是不採取措施將經濟回歸消費而非儲蓄和投資。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人民幣的匯率。這10年對美元升值15%之後,這次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直在6.8。
經濟學家對於人民幣低估的程度看法不一。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認為如果人民幣自由流通,將升值15%到25%。不過所有人一致認為必須升值,不論是為中國還是為它的貿易夥伴。
因為低估的幣值在補貼中國製品的出口時,使進口成本上揚,減低了中國家庭的實質收入。由於美元在過去這一年貶值,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也相對便宜,也就是說中國的固定匯率已經是犧牲了其它讓匯率浮動的國家,來維持它的市場佔有。這與應該要發生的重新經濟平衡正好完全相反。
北京在乎這些嗎?在處理金融危機時,北京從國營銀行拋出大量的閒置資金,並轉貸給各行業的國有企業。銀行也放款給地產開發商,在住宅和商用市場原本就建造過多的幾大城市增加庫存。而現在中共政府也回頭承認,今年前6月就超過2008年總金額的這種不正常的銀行放款,對於中國經濟重新在消費者和廠商間取得平衡並沒有幫助。
事實上,這個作用正好相反:中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個月底承認,必須開始實施管理,以減少包括鋼鐵和化工在內幾大主要工業的產能過剩。
不只銀行的任意放款耽誤了重新平衡的腳步,過去12個月中共政府對企業的補貼也在增加。
從腳踏車廠到紡織廠到化學廠的出口補貼都增加,恐慌的北京政府害怕如果工廠倒閉引發大量失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財金學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認為:「將財富由家庭轉移來刺激廠商的獲利,使中國消費與經濟同步成長的能力嚴重受損。」
事實上,今天中國的消費佔GDP比例和一年前大致一樣,約是中國經濟的三分之一。
美國聯儲局主席柏南奇一直認為,美中之間的不均衡是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原因。中國的過度儲蓄在市場遊蕩也需要安身之所,而浪費的美國很願意借這些錢。
柏南奇10月19日發表演說時特別指明,「人為提高國內儲蓄和出口商品誘因的政策必須遵守秩序,以減少未來金融不穩定的風險。」這個訊息是針對北京的。
唯一的問題是,認為自己過去一年是經濟魔術師的中共領導層當中有誰會聽呢?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