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海嘯時代 台灣產業及人力調整面臨挑戰
【大紀元1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7日電)全球步入後金融海嘯時代,不過台灣失業率仍高,產業競爭力更面臨區域整合壓力,學者建議,台灣可轉化先進國家技術,應用於亞洲需求,並發展服務業創造就業機會。
本週台灣經濟研究院發布最新經濟預測,預估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可達 4.21%,不過也提出就業市場復甦緩慢、各國振興經濟措施退場等不確定因素,恐影響經濟發展。
隨國際景氣復甦,台灣的出口、消費也逐步改善,不過失業率仍高達 6.04%,全台失業人口仍逾60萬人,加上受僱族薪資仍負成長,成為台灣未來經濟復甦的主要隱憂。
此外,近期兩岸簽署ECFA、MOU等議題,再度凸顯台灣擔心遭區域整合邊緣化,明年東協加一即將上路,一旦中國對東協全面大幅降稅,台灣在中國市場將遭遇東協國家競爭,雖提出六大新興產業等方案調整產業結構,不過台灣產業競爭力仍面臨不小壓力。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表示,這波金融海嘯下,台灣勞動市場惡化的程度,較其他亞洲國家更快,人才是所有經濟發展的最根源,若人力出現結構性問題,將不利於長期經濟發展。
他表示,台灣勞力密集產業外移,造成大量中、低技術勞工失業,也使結構性失業易升難降,台灣目前以資本及技術密集的產業為主,但這些產業勞動投入低,景氣復甦初期,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恐有限。
台經院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發展服務業是提升國內就業的策略方向,首先要打破過去製造業「多用人不好」的思維。
楊家彥以國內一家知名渡假飯店的check in流程為例,打破過去「用人越少越好」的傳統節省成本理念,這家飯店以一組人馬專門接待住宿客人,從客人在大廳等候、享用茶點、帶位至客房,以周到的服務創造高房價收入。
他表示,國內要提升就業機會,並打造高附加價值服務,服務業絕對是推展重點,可行措施包括提高批發零售業的就業密集度,例如許多餐飲業的服務仍不夠周延,若能多用人、提高服務品質,不僅可提升就業,也能提高國內服務業品質。
龔明鑫表示,全球步入後金融海嘯時代,從聯發科創造的山寨手機商機,到國內筆電品牌引發的Eee PC熱潮,證明台灣有創造市場需求的利基。
他表示,台灣介於西方、亞洲國家中間的發展階段,瞭解西方文化也瞭解亞洲需求,可與跨國企業合作,將歐美先進技術轉化為亞洲市場需要的產品,山寨手機就是很好的例子,若非聯發科,其他國家的廠商大概沒辦法做到。
全球景氣逐漸擺脫金融海嘯陰影,由近期股市、黃金等國際原物料行情加溫,國際經濟即將走入後海嘯時代,產業結構也將重新洗排,台灣如何改善失業問題、提高產業競爭力,絕對是當前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