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芸台北報導)法國重量級學者索爾孟(Guy Sorman),目前是韓國總統李明博全球事務顧問,他指出1980年代以來,社會主義體制崩解消逝,朝向自由經濟邁進,中國也由農業世界轉變成工業社會,尚未跨進自由體制內;印度和巴西這兩個新興經濟勢力則領先中國,明確地投入了民主自由陣營。
應允晨文化之邀,索爾孟來台出席11月14日「大師講座:經濟不說謊──後金融危機的全球經濟巡禮」。從歐洲出發的索爾孟,長年來探索世界的腳步從未停下,新書《經濟不說謊》透過深度探訪當地頂尖的產學觀點,把脈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發展,主張面對金融風暴仍要堅持維護自由市場的制度。
索爾孟表示,這本書的中文版讀者是很幸運的,因為是依據已出版的法文版與英文版,經過再修訂,裡面的數據是最新的,所以中文版是最完備的。其中有一章〈中國令我憂心〉,是2005年起他在北京和愛好自由經濟的獨立經濟學家茅于軾(1929-)多次對談,還有他從毛澤東時代至今多次停留中國的觀感。
「經濟成功之因:老練的包商」
中國是世界第三大生產國,不過,就每個人平均產值來看,中國在全世界排第101名。在全球化的分工架構下,中國提供廉價、專業、有效率的勞工,索爾孟認為,若無海外華人的支援則無法成功。他也指出,造成中國相對成功的原因,絕不是奇蹟,它只不過是個老練的包商,很會利用自身與下單者的優勢。
更進一步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中國輸出產品,是由國外企業設在中國的工廠所製造的。茅于軾強調,中國並未創造新的經濟。索爾孟則認為,中國經濟並非運作良好,只不過「時機」有利於它的發展。只要中國保持低技術的包商地位,就不會對美國經濟有任何威脅。
「大師講座:經濟不說謊──後金融危機的全球經濟巡禮」11月14日在台北舉行,參加座談的學者,從右至左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台灣經濟研究院前院長吳榮義、韓國總統李明博全球事務顧問索爾孟、現場負責法語口譯的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吳志中。(攝影:岳芸/大紀元)
中國農民進城打工的辛酸
索爾孟讚揚中共的大量公共投資,諸如有時過度集中於道路、橋樑、機場、能源的基礎建設,有效地提升了中國的生產效率;可是仍然存在一大堆無法運作的事務,像是僱用了全中國一半工人的龐大國營企業,而且共產黨還把資本主義視為濫用的「壓榨勞工」發展到極致。
中國農民為了擺脫赤貧的環境,只得完全向國營或民營企業老闆效忠,他們的工資被壓低,有時甚至領不到錢。受壓榨的勞工沒有任何發言權,抗議或許持續不斷,但總會遭到無情的打壓。索爾孟表示,中國勞工真正的保護來自西方,因為北京當局無法坐視海外訂單與資金撤離。
茅于軾:中國虛假的中產階級
為什麼中國非常有錢,中國人卻如此貧窮?這是很令茅于軾納悶的問題,誰從中國的經濟成長獲利?是共產黨各個領導人、軍方代表、家族成員等。
索爾孟指出,西方政治學家對中國有許多幻想,諸如民主改革,可是別期待中國大約有兩億人的中堅力量──中產階級會要求民主改革,因為一旦共產黨失去權力,中國所謂的中產階級將會首當其衝。他引用茅于軾的說法,他們大部分是共產黨員,並且和握有政治權力的人具有親戚或顧客關係,不是真正的中產階級。
對於中國農村慘狀知多少
在中國新經濟裡,即使最偏遠的鄉村也會因經濟成長而獲得若干好處,索爾孟補充他個人的觀察,但相對輸家實際是農民。儘管共產黨最近對鄉村地區減免賦稅,但農村的悲慘情況依然,只能寄望離鄉背井打工的人。索爾孟表示,中國鄉村成為毫無希望的地方,即使在其他包括印度在內的貧窮國家也不多見。
他還提及,在貧窮的河南省,艾滋病吞噬了全村人的性命這種慘狀,中央政府完全知情,但外國人士多半不會深入鄉間就不會察覺,城市居民則不會前往鄉間察看,或是不在乎那些「鄉下人」。
一胎化政策的效應
由一胎化政策所引起的種種人口、經濟、社會效應,索爾孟指出,這也是中國一個史無前例而難以測量的風險。茅于軾表示,在一胎化政策下,婦女為了擁有第二個孩子,必須對家庭計畫專員行賄,如果有人不付錢,黨政人員就綁架婦女,強行施以絕育或人工流產手術,這是違法,但卻從未見政府祭出重罰。
索爾孟認為,在一胎化政策下,高齡父母被迫自食其力;長期而言,面對人口老化與勞工減少,中國經濟該如何調整?沒有人能夠預測,但這是很讓人擔憂的。
索爾孟:中國經驗是短暫的
儘管中國的群體性事件發生頻繁,茅于軾認為多半是自發的,毫無組織章法,沒有領導人,他不認為那些能夠撼動中國的政治體制。索爾孟則問道:「寧可不公,也不願動盪不安:這也可以作為中國共產主義的寫照。但這樣能夠持續多久呢?」
索爾孟為共產黨的未來感到捉摸不定,他說共產黨無法代表中國社會,重要幹部完全沒有農民、工人、婦女,已經和人民脫節,媒體只能反映黨的意志。他和茅于軾有共同的看法:從1979年以來,共產專制和自由資本主義的結合,並不是可持久的模式。
IMF前首席經濟學家:人民幣是政治貨幣
書中有一章〈真正的貨幣〉,索爾孟訪談IMF(國際貨幣基金會)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Kenneth Rogoff),也談到了人民幣的問題。
為什麼中國各個領導人拒絕讓人民幣自由匯兌?羅格夫說,中共透過控管人民幣,也達到控制人民的目的。人民幣無法自由匯兌,中國人就無法自行兌換外幣,也不能夠挪動資本而不受監管,所以中國的貨幣是屬於政治貨幣。
羅格夫還說,如果最終對於美國、中國、全球經濟存在一個風險,那就是中國是顆不折不扣的定時炸彈,因為中國的政治與經濟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他補充道,全球經濟的諸多大風險,從來不會出現在大家平常已經預期之處。
印度崛起vs中國崛起
在印度,索爾孟會談了執掌印度經濟計畫委員會的阿魯瓦利亞(Montek Singh Ahluwalia)。海外觀察家常把目光聚焦在中國,索爾孟則對比另一個大國──印度,各大城市一片寧靜,基礎建設破敗如往昔。比較中印兩國,容易讓人以為中國很有活力,索爾孟直言:「這只不過是個假象。」
中國只是把經費投注在大城市經濟成長與大量基礎建設兩方面,索爾孟剖析,中國農村的殘破窮困並不為大家所看到罷了。
中國政府做了決定就會行動,毫不考量民意;在印度則是民意優先,阿魯瓦利亞表示,基礎建設計畫常常因為環保、景觀、部落文化等論戰而胎死腹中。
印度企業發展出許多價廉物美的品牌,受到亞洲與拉丁美洲等開發中國家歡迎;國內市場的需求也促使印度經濟的成長,不像中國那樣依賴海外市場。索爾孟對比中印兩國,長期來看,印度雖然因為民主而拖慢經濟發展的速度,卻顯示出比專制中國更穩定的可預測性。
索爾孟小檔案
1944年在法國巴黎出生,1964年獲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博士學位,任職於法國國家行政學院。1975年創辦Sorman出版社,1979年參與創建非政府組織──國際抗饑餓行動組織,擔任主席;1993-1995年,任法國外交部長顧問,負責對外文化活動;1995-1997年,任法國總理顧問。
曾為法國全國人權諮詢委員,擔任過北京經貿大學、智利聖地亞哥大學、加拉加斯大學、里約熱內盧大學、哈佛大學等校的客座教授。目前也是美國《華爾街日報》《城市論壇》(City Journal)、法國《費加洛雜誌》等媒體的專欄作家。
自1983年以來,已出版《美國保守革命》《自由解決》《世界新財富》《我們時代真正的思想家》《資本論、影響及結果》《印度製造──探索現代印度的文明精神與智慧》《美國製造──凝視美國文明》《謊言帝國──中國雞年紀行》《伊斯蘭製造》等二十餘種著作,並在15個國家翻譯出版。在台灣出版的,都是由法文譯成中文。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