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8日電)消基會與經濟部標檢局今天共同公布,經抽檢市售的神明燈,20%有漏電危機,應避免長期使用,以防電線短路引發火災。
民間常見點亮神明燈祭祠祖先的習俗,但據消防署統計,民國97年度全國2886次火災案件中,起火地點為神桌件數達101件,常見原因是神明燈電源線老化或接線鬆動,因此消基會與標檢局合作抽檢,結果值得重視。
消基會消費者雜誌發行人游開雄下午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神明燈在民國96年已列為強制性檢驗項目,但這次抽檢 6個品牌的神明燈,共計10件樣品中,發現有30%未有商品標驗標識,以及規格、型號等「標示檢查」不合格。
另有20%屬「構造檢查」不合格,主要是使用單層絕緣電線,不符合燈具電源線須雙層絕緣規定,消費者使用時可能會因為絕緣破壞,有漏電風險。
游開雄呼籲,由於神明燈屢傳引發火災,應避免長期使用,否則就要定期更換整座神明燈座,且要連同電線、插頭一起更換,否則在經年累月使用下,電線的絕緣外皮會劣化、散熱性變差,就有可能導致電線短路而引起火災。
消基會公布 3件標示檢查不合格的神明燈,包括在台北市松興佛具店及鼎盧堂商行販售,但這 2件未標示製造商;第 3件由台北市佛山軒佛具店販售,則是由大興企業製造。
2件「構造檢查」不合格者同樣由松興佛具店及鼎盧堂商行販售。
標檢局副局長莊素琴說明,許多民眾家中都是24小時點亮神明燈,因此需要特別注意;在民國96年實施強制檢驗前,神明燈是百分之百檢驗不合格,現在不合格率雖大幅降低,但還是呼籲民眾使用時要多加注意。
標檢局表示,鼎盧堂及佛山軒的產品是民國95年製造,屬於強制檢驗前的產品,但標示檢查不合格,將要求廠商回收,至於2件「構造檢查」不合格產品,也將要求廠商及經銷商限期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