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雍正奠定盛世關鍵 民間評價卻負面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4日報導】雍正大展專題報導(2)(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4日電)民間有關雍正皇帝的傳說極多且偏負面,國立故宮博物院「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將開展,多位學者認為,雍正是奠定「康雍乾盛世」關鍵人物,應給予正確歷史定位。

距今逾300年的清朝雍正皇帝,在民間傳說中,篡改遺詔繼位,為鞏固皇權,對兄弟及敵人殘忍,因此留下罵名。在位13年駕崩,死因成謎,更是清朝奇案之一。史學家對他未有定論,可說是充滿爭議的歷史人物。

權威清史學者莊吉發表示,他從史料發現,雍正瞭解民間疾苦,力求政治改革,且都有配套措施。例如,登基初期見官員貪婪成風,府庫虧空,立即下令官員們在3年內清查各自的庫房,凡有虧空要如數補足。

莊吉發說,清朝官方紀錄「雍正朝起居註冊」中即記載,雍正查出戶部本身虧空250萬兩,內務府也庫存不足,他就裁定戶部歷任管事官員賠補150萬兩,另100萬兩由戶部逐年補足;對地方官,也嚴令賠補,即使貪官畏罪自殺也不寬貸,仍令家屬負責償還,使中央與地方衙門的虧空在3年內追回很多。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賴惠敏對雍正有多種看法,她對雍正沒好感,因為研究清代皇族「玉牒(族譜)」,發現雍正即位後對兄弟極殘暴,有一位兄弟被他關在高塔,只能站不能坐躺,後來站到死。

不過,賴惠敏也說,雍正很替老百姓著想,稅制推動「火耗歸公」就是一例。地方官須將農民繳稅的碎銀鎔鑄成銀錠上繳中央,但熔鑄過程容易產生耗損,即為「火耗」。俸祿低的官員為補足耗損的銀兩,即藉收稅隨意增收「火耗」稅,康熙末年「火耗」徵收常高達本稅50%,人民負擔極重。

賴惠敏表示,「火耗」是當時各級官員額外收入,類似今天的貪污,雍正以魄力施行「火耗歸公」,命令地方稅收全數上繳,由省方合理分配,稅金提出部分作基層官員公私用途的養廉金,部分抵補各級衙門虧空,使陋規革除,人民負擔減輕,官場吏治也澄清。

賴惠敏說,雍正也常捐款給北京寺廟做救濟,冬天很冷時,由寺廟送保暖衣物給窮人,無處安葬的百姓,他設義塚收屍,還設育嬰堂收留棄嬰;康熙與乾隆過生日都搭戲台慶生,節儉的雍正在位13年從不慶生,改革財政,國庫存到3500萬兩銀子。

台灣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陳捷先是清史專家,依據他的論述,雍正大力提倡秘密奏摺制度,做為鞏固政權的策略之一,雍正藉批答密奏的文字與臣子聯絡感情,也用硃批收集中外情報、威脅官員做好官與辦實事。

台師大退休教授莊萬壽也認為,雍正其實是個特務頭子。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朱浤源說,讓臣子能夠直接寫信和皇帝溝通,對皇帝治理國家很有幫助,雍正是中國歷史上最用功的皇帝,每年僅生日休息一天,天天都批公文到半夜,一生在大臣奏摺中總共批閱超過千萬字。

故宮指出,近年兩岸清史學者紛為雍正重新評價,許多學者認為雍正是出色的皇帝,勇於革新,勤於理政,肅貪養廉,澄清吏治,國庫充盈,人民負擔減輕,上承康熙,下啟乾隆,是奠定盛世的關鍵人物;民眾可到故宮參觀雍正大展,眼見為憑,做為印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