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一些文人墨客每每仰望皓月,抒發幽思,以「月」為主題創作了一連串的好作品。
其中,以唐朝大詩人李白最愛月,他尤愛江上之月。李白晚年的時候,喜歡到江上遊玩,並與三五好友喝酒賞月、吟詩作對。有一次,李白喝醉酒之後,看到天上的明月倒影於江中,還在恍惚中看見月亮裏的嫦娥身影,於是便一躍跳入江中,想撈取水中之月。當然,最後大詩人沒有撈到月亮,反而是墜江而亡。
就算沒撈到月亮,李白能死在水中月的懷抱裏,大詩人的結局還是很與眾不同的──連走完生命最後一步,都是充滿著浪漫與詩情的。
那麼,人們的愛月情懷從何時開始呢?當然是從有月亮的時候開始。但是,月亮又是從何時開始存在的呢?這幾年有專家對此開始研究,發現在古代典籍中,神話故事裏有大量對太陽的記載,但卻很少有對月亮的描述,即便有,也多是比較晚的時代。
例如: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女媧、盤古等的神話很普遍,可是卻發現:女媧煉石補天及造人,沒有提到月亮。伏羲的神話源遠流長,裡面也沒有談到月亮。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的故事中,也沒有講到月亮。這些古老神話中,好像月亮不曾存在一樣。不只中國神話如此,西方神話也有驚人相似之處。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瑪雅文化,雖然瑪雅文化對科技和天文有傑出研究,但卻沒有任何關於月亮的記載。
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月亮不是「本來就有的」嗎?還是古人刻意遺忘呢?
據正見網資料,目前科學家對於月球的瞭解已超越當年未登陸月球前的想像,一些新的發現和證據,讓科學家們不得不大膽推測月亮是一顆人造衛星。
如果真是一顆人造衛星的話,當然月亮就不會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而是在某一個時期放上去的。
果真如此,那麼月亮又是在何時被放上去的呢?學者研究發現,歐洲傳說中月亮出現的年代是在「諾亞方舟」之後。印弟安人的傳說也大致雷同,都指向大洪水時期之後才有月亮出現。還有人研究發現,大禹治水的年代和「諾亞方舟」的年代相近。如果真是在大禹治水之後才有月亮的話,那就不難理解在早期神話中為何沒有關於月亮的記載了。
宋朝大詞人蘇軾曾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距蘇軾發出此疑惑已一千多年了,也許我們現在可以嘗試給大詞人做個回饋:月亮是大禹治水之後有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