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5日報導】(中央社巴黎24日法新電)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它連小孩子的玩具都算不上。但400年前這一週,用來觀望天際的伽利略(Galileo)望遠鏡,徹底顛覆了知識基礎,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概念以及對地球的認知。
伽利略的「光學管」(Optick tube)只能放大9倍,當初甚至不是為了觀測天文而發明的。
這個小工具第一次被展示在大眾面前時,它的軍事應用潛力讓威尼斯的元老們讚嘆不已,於是決議把伽利略的薪餉加倍,並授與他最頂尖大學的終身教職。
但是到了1609年10月底,時年45歲的伽利略用他最新的發明望向天際時,他瞥見的景象卻啟動了一場科學革命,以及一個思維模式的「重大轉變」。
夏威夷大學天文學教授約瑟(Robert Joseph)說:「他立刻有了好幾項驚人發現,協助推翻了支配西方思想2000年的宇宙論,不再以為地球是宇宙中心。」
伽利略後來發明出更精良的望遠鏡,並觀察到月球表面其實坑坑疤疤,還有高山深谷,並不如亞里斯多德所描述的光滑無缺。伽利略也發現了數百顆星星,那是人類之前用肉眼不曾觀測到的。
更關鍵的是,伽利略還觀測到木星有4顆內衛星,並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金星,也和月亮一樣有盈虧圓缺。我們今天仍然把木星的這四顆衛星稱為「伽利略衛星」。
伽利略的天文發現,證實了哥白尼的學說是正確的:地球繞著太陽旋轉,地球並非宇宙天體的中心。
伽利略生平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為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進望遠鏡和其所帶來的天文觀測,以及支持哥白尼學說。
在13世紀末,亞里斯多德的理論和教會的神學權威結合在一起,當時被視為「聖人」、「眾人之師」的亞里斯多德,他的理論被視為「絕對真理」,不容否定和懷疑。
他以實驗證明落體定律,推翻了亞里斯多德學說的「物體下落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發現物體的慣性定律,拋體運動規律,擺振動的等時性,並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被認為是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
他利用自製的望遠鏡觀察天體,他發現: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的四個月亮、太陽黑子、銀河由無數恆星組成及金星、水星的盈虧現象等。他於1632年發表《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反對托勒密的地心學說, 支持哥白尼的地動說, 因此於1633年被羅馬教廷判為終身監禁。
伽利略生命的最後四年,雙目失明。他於1642年逝世。1741年伽利略被正式平反,教皇本篤十四世授權出版他的所有科學著作。直到最近,伽利略才得以恢復名譽,與羅馬教廷和解。
為了紀念1609年伽利略首次用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400週年,國際天文聯合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009年定為「全球天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