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兩岸災難救助的地緣政治學
【大紀元10月24日訊】美國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在九月十日出版的半月刊《中國簡報》(China Brief)中,發表唐安竹(Drew Thompson)的文章〈兩岸災難救助的地緣政治學〉(The Geopolitics of Cross-Strait Disaster Relief)。作者表示,災難救助離不開地緣政治學,海峽兩岸同樣藉由提供災難救助,擴大國際影響力。但臺灣不應該被中共排斥在國際舞臺之外,它應該有參與國際災難援助的空間。
災難救助與政治掛鉤
在八月份橫掃臺灣的莫拉克颱風造成重大災情,包括六百多人死亡與失蹤。正當美國、中共和其它國家提供捐款,以及救援物資之際,臺灣的國內與兩岸政治,卻也捲入本次風災的後效應之中。
首先是總統馬英九被指救難不力,隨後行政院長率多位內閣首長請辭。除了國內政治議題外,地緣政治學也蟄伏在災難救助的表面之下,特別是當它與中共提供援助有所關連時。
中共在風災後迅速提供組合屋、帳棚和醫療用品等救援物資,並聲稱將募集來自大陸民眾與組織的幾百萬美元捐款。中共此舉的意圖是建立其對臺影響與形象,這與北京當局利用特定外交形式獲取策略性全球利益的手段一致。
八月份橫掃臺灣的莫拉克颱風造成重大災情。臺灣的國內與兩岸政治也捲入本次風災的後效應之中。首先是總統馬英九被指救難不力,隨後行政院長率多位內閣首長請辭。圖為八月十八日,馬英九總統(右)與副總統蕭萬長被指救災不利,向大眾道歉。(Getty Images)
兩岸災難救助淵源
臺灣與中共都試圖藉由提供對方救難協助,以達到各自的目的。國民黨透過傳送含有宣傳文字的救援物資,進而影響大陸民眾的做法,可追溯至幾十年前。一九五零年五月,中華救助總會在大陸東部空投七萬噸臺灣米和文宣,米袋上面標示著「援救大陸饑荒、來自臺灣同胞」的字樣。一九七六年,臺灣在唐山大地震後試圖提供援助,但遭到北京當局正式拒絕,於是中華救助總會改以空飄氣球的方式,將救援物資傳遞到海峽對岸。
兩岸首次進行正式的救難援助,是在一九八六年的花蓮地震之後,當時中國紅十字會捐贈五萬美元給臺灣紅十字會。一九八八年,中華救助總會捐款十萬美元給中國洪災災民,這是臺灣第一次正式對大陸提供人道救援。同年,李登輝總統主導一項捐款活動,透過臺灣紅十字會捐贈一百萬美元給雲南地震受災戶。李登輝當時曾表示,在制定政策時,將大陸人民與中共領導人區隔開,是正確的做法。
災難救助有其政治意圖
正如外國援助計畫是以政治為基礎,兩岸的災難救助也不例外。一九九六年二月,雲南麗江發生七級大地震,儘管當時兩岸關係十分緊張、中共不斷進行軍事演習,而且臺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臺灣紅十字會仍捐贈幾萬美元和救援物資給中國紅十字會。
在一九九九年的臺灣「九二一」地震後,中共的災難救助仍受兩岸地緣政治學的影響,特別是在臺灣隔年將舉行總統大選的情況下。中共利用這場地震對聯合國和其它國家重申其對臺灣的主權主張。它迫使聯合國與各國紅十字會在提供援助之前,必須徵詢它的意見,同時拒絕俄羅斯軍事救援小組過境大陸。時任臺灣外交部長的胡志強,表達臺灣人民的不滿,指控中共的政治動機與行徑猶如「趁火打劫」。
兩岸關係和緩 不信任感仍深
在去年四川大地震之後,臺灣提供災難援助的情況與「九二一」地震時相比,反映出兩岸政治氣氛更加和緩。當時來自臺灣紅十字會與臺北市政府的救難小組,直接從臺北飛抵成都,這也是第一次有臺灣救難小組參與大陸的救災任務。
同樣地,中共在莫拉克颱風襲臺後對臺灣提供援助,似乎也比過去較不受兩岸政治影響,儘管雙方的不信任感仍深。這種不信任感不僅存在於兩岸關係,也經常表現在雙方藉由提供災難援助增加國際影響力的競爭上。海峽兩岸同將「災難外交」視為擴大影響的手段之一,這種影響不只針對彼此,也針對全球。
人道救援離不開地緣政治學
儘管臺灣經常在國際上捐款救災,但人道救援無法與地緣政治學的現實分離。在南亞大海嘯發生後,中共成功地將臺灣排除在海嘯捐助國協調會議之外。圖為二零零五年一月六日,存放在臺灣桃園的一所倉庫中,準備運往泰國和印尼的救援物品。(AFP)
儘管臺灣經常在國際上捐款救災,包括協助沒有邦交的國家,但人道救援無法與地緣政治學的現實分離。舉例來說,在南亞大海嘯發生後,中共成功地將臺灣排除在於雅加達舉行的海嘯捐助國協調會議之外,並試圖加強其因應國際性災難的能力。
正當中共成為主要的國際災難捐助國之際,臺灣需要改變策略及方法。臺灣不應該被排除在國際舞臺之外,它應該有參與國際災難援助的空間。臺灣應該成為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的觀察員或對話夥伴,使其得以參與區域性計畫,共同商討包括災難援助在內的重要國際議題。◇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44期【西方看中國】欄目 (2009/10/22刊)
本文連結: //mag.tvsmo.com/146/7091.htm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