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0日訊】 (大紀元記者吳涔溪、鄭靜台灣台北綜合報導)台灣行政院賦改會19日針對綠色稅制拍板定案,以兼顧產業競爭力與節能減碳為目標,但因環境稅爭議過大,未達成共識,採「循序漸進」方式推動,優先開徵能源稅與溫室氣體稅,稅額方面擬再向下調降,以汽油為例,第10年淨增加稅額在10到17元間。預計明年立法,最快於民國100年實施。
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主持賦改會表示,能源稅及溫室氣體環境稅,也就是碳稅,是比較有共識的,未來將整合汽燃費、貨物稅、石油基金,希望以不增加稅收為原則,改為隨油徵收。至於其它還沒有共識的環境稅,如空污稅、水污稅、海污稅等,則暫緩推動。
按照賦改會提供的資料,推動能源稅與溫室氣體稅後,以汽油為例,第一年每公升將降低新台幣0.59元,第二年起將逐漸調升,例如第二年每公升調升1.32元,第三年調升3.23元,第10年將調升16.6元,第10年以後將不再調升。
能源稅額分10年調高
財政部長李述德今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答詢時表示,能源稅與環境稅實施後,將分10年逐漸調高稅額,盼透過逐年調高的方式,讓產業與消費者有充分時間調整,減低產業衝擊。
包括立法委員林德福、賴士葆、盧秀燕、黃偉哲及費鴻泰等人均關切能源稅的開徵情形。立委賴士葆指出,能源稅的開徵對於台電的影響是最大的,屆時勢將增加民眾電費支出。
他表示,台灣電力公司依據每一度電2.62元估算,若依財政部版本,第10年後每度電將調漲 0.921元,電價漲了4 成。
李述德表示,能源稅推動的時程將考慮經濟情勢,目前仍須經過國會修法,行政院預計今年底定案、明年完成修法,最快2011年實施。
財政部次長張盛和說,對於稅收的用途,在通過立法後,稅收優先用於補貼中低收入戶;降低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貨物稅,及補貼大眾運輸。
能源稅若無配套 工總:產業恐出走
賦改會決議推動能源稅與環境稅,工總理事長陳武雄說,政府為達成節能減碳的目的,規劃開徵能源稅,產業界並不反對,但產業界認為一定要兼顧產業發展與競爭力,以降低產業衝擊、兼顧產業競爭力。
陳武雄表示,日本、南韓等競爭對手國家的碳稅稅收占能源稅總稅收的比例,介於3. 8%至23%之間,但因其國民所得為台灣的3到5倍,他認為台灣的碳稅占能源稅總稅收的比例應低於10%,亦即稅額宜低於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新台幣200元,以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表示,課徵能源稅對於物價、產業都有影響,首先電價會跟著漲,其次對個別產業可能造成衝擊。因此,經濟部版的能源稅課徵稅額比財政部版本低。依目前財政部版本,第10年增加課徵的能源稅,將高達新台幣4351億元,但是,經濟部主張課徵1,513億元。
施顏祥說,經濟部不希望能源稅的課徵,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將提供多項配套減低對工商業者的衝擊。例如煤既是燃料,也作原料使用,把媒當作原料的產業,不再重複課徵。包括計程車在內的準大眾運輸工具,經濟部建議應該要給予優惠。
陳武雄表示,開徵能源稅後,對使用煤炭、燃料油及電力為主的產業會有明顯衝擊,如果無法轉嫁,又面對國際競爭,恐將面臨產業斷鏈與外移等生存問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