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6日報導】(中央社倫敦15日路透電)德國科學家今天指出,所謂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確實存在,並且會一路傳導到脊椎,所以並不全是病患的心理作用。
這項發現或許能幫助科學家找出減輕疼痛的良方和治療多種疾病的新方法。
利用現代化影像科技,研究人員發現,病患相信止痛藥有效的信念實際上就能減弱脊髓背角區域(dorsalhorn)的疼痛訊號,顯示某種強力的生物機制在發揮作用。
漢堡-艾盆多爾夫大學醫學中心(Hamburg-Eppendorf)研究團隊主持人艾波特(FalkEippert)說:「這項機制根源於中樞神經系統深處,絕對具有強烈的效果。」
艾波特和研究同仁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研究脊髓活動的變化。
研究人員以15位健康男性作測試,在他們的手臂上施以引發疼痛的高溫,同時讓受測者以為自己得到麻醉藥膏或是安慰性藥膏的治療,然後研究人員比較每位受測者的脊髓反應。
事實上,兩種藥膏都不具效力,但是fMRI掃描顯示,若受測者相信他們擦的是麻醉藥膏,其神經活動會大幅減緩。
安慰劑用在治療憂鬱症、疼痛等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時,效應特別明顯。
傳統上,專家多把安慰劑效應視為心理作用,但是德國這份研究結果並非毫無前例。已有越來越多研究證明,安慰劑效應也有生理作用的因素存在。
安慰劑究竟如何阻斷疼痛訊息在脊髓的傳導,原因目前仍未知,不過艾波特認為,其間可能涉及大腦自製的天然鴉片(natural opioids)、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或血清素(serotonin)等一系列化學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