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景色總是令人留連忘返,房舍、田地、風圍、竹林、溪流、小澗,都有特別的涵義,標示領域也好,保護農作物也不錯,引水灌溉的便利,寸土寸金的利用,造就現在的地景。
看著廣闊的視野,腦袋裡悠然清醒,心情亦極舒暢。瞥見樹枝上黏著一個好大的蟲卵,不知道是什麼昆蟲留下來的,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把它帶回家觀察。幾個星期後謎底揭曉,卵裡孵化出來的是螳螂的若蟲,密密麻麻一片,不仔細看還以為是螞蟻群。
原來上次帶回來的是卵囊叫「螵蛸」(很多卵堆連在一起的卵塊),從螵蛸的下方成群的若蟲空降而下,剛孵化的若蟲是灰白色的,而且馬上蛻皮並且很快散開,各據一方。若蟲破卵而出就四處遊蕩,移動很迅速,因為很小巧才8~10毫米長,不能抓也不能捏,只能拿盒子靠在旁邊,讓它們進入盒子,慢慢的全部集中在大盒子裡,然後連同螵蛸放置在灌木的枝幹上,將它們野放回大自然。
生物的本性在野外是一覽無疑,才放上去的螵蛸及若蟲,就遭到螞蟻的圍攻,螞蟻咬走了蛻皮屑,留在螵蛸旁的若蟲也被拖著走,另外躲在植物裡的蜘蛛也很快的爬出來,咬住若蟲不放,剛孵化的若蟲一開始就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尤其看到和蜘蛛正面對峙時,幾乎沒有防禦的能力,它只能靠敏捷的速度跳脫逃離險境。
我親眼看著殘酷的畫面,要救也來不及,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的數量越來越少。若蟲本能的爬上置高點,停留在葉面上曬太陽,一有動靜就馬上躲在葉片下。之後我隔幾天都會去找找看、數一數又剩下幾隻?當靜靜的欣賞它們,倒三角型的頭很靈活、大大的複眼很漂亮、鐮刀似的前腳很威武、遇到敵人時搖來搖去的威嚇動作很稀奇,呈現出小巧玲瓏特殊的美。
螳螂是常見的肉食性昆蟲,因前腳抬起,站立的姿態優美又稱它為「祈禱蟲」,也因為螳螂會除害蟲,農夫也喜歡它們。它們口器的形狀為咀嚼式,便於咬、啃、撕裂食物。螳螂的成長屬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成蟲出現在夏、秋二季。以物種分,一個螵蛸能孵化出三十至幾百個不等的若蟲,但能長到成蟲的數字可能只有一、二隻或三、四隻,存活率是相當的低,它的外觀除了沒有翅膀外,和成蟲的外型是完全相同的。
在秋天,雌螳螂會在安全的地方產卵,產卵時順便排出褐色泡沫,當泡沫一接觸空氣就會變硬形成「螵蛸」,成了保護卵囊的硬殼,產卵後雌螳螂就會死亡,等到寒冬過後,卵才孵化為若蟲,是屬於以卵期過冬的昆蟲。若蟲的成長需要經過幾次的蛻皮後,才能長成有翅膀的成年螳螂。
在螵蛸未變硬前得小心寄生蜂寄生的問題,一旦被寄生蜂注入卵,以後從螵蛸裡出來的昆蟲就不是螳螂的若蟲,而是寄生蜂。若蟲因不能飛,沒有自保能力,面臨的天敵如螞蟻、蜘蛛等等的威脅,而成蟲也存在著嚴峻的考驗,不是有一句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嗎?親眼見著時才體會生死一瞬間之危急。
若蟲沒有翅膀,防身的武器是那一對強而有力的前腳,但身型小防備的能力仍不足,雖然舉起拳腳左搖右晃,但面臨像蜘蛛這樣強的掠食者襲擊時,它們還是趕快逃命要緊,因為再怎麼漂亮、武嚇的動作,還是難逃對方的虎口。當長大的螳螂有了翅膀能展翅飛翔,那就如虎添翼,成了很有個性的「鐮刀戰士」,為了生存而奮鬥的戰士。它在夜間飛行中找尋伴侶,也尋找理想的生活環境繁衍下一代。
螳螂的數量決定於食物取得的難易度,食物少就會自相殘殺。從環境看,部份河階地的人工化─ ─禾本科植物的減少;除草劑的使用─ ─草叢的消失,讓很多生物面臨生存的危機,或者滅絕的境地。看了生物的物競天擇,知道它們無法全部都生存下去,因為沒有殺戮就會餓死,弱肉強食是必然的,真的很想幫助或改變一些生物,但畢竟人不是上帝,做不來的,只能順應自然的發展並愛護大自然。@*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