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宜蘭寒溪測站 雨量破千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宜敏、江志雄、林嘉琪、洪素卿/綜合報導〕「拜託,嘜擱落雨!」宜蘭縣豪雨成災,10日到12日累計雨量超過八百毫米,冬山鄉寒溪測站更突破一○四九.五毫米,被氣象局形容是罕見的極端降雨情況。冬山鄉、五結鄉、三星鄉、大同鄉、南澳鄉等許多地區一週內淹兩次水。

氣象局副主任林秀雯提醒,今天白天降雨會減緩,但晚上受到「新的、一小股」的東北季風南下,迎風面地區又會有雨。預估這一整個禮拜天氣都不穩定,北部及東北部仍有豪雨出現。

芭瑪颱風已遠離,為什麼後勁夾帶大雨仍不斷?中央氣象局預報員羅雅尹表示,芭瑪颱風前兩天已沿著南海移動到海南島,卻把暖濕空氣拉進台灣,由於台灣北方有東北季風,冷暖空氣交流產生劇烈對流及交互作用,結果就讓迎風面的宜蘭和花蓮北端降下大雨。氣象局副主任林秀雯補充說,水氣從東部海面進入,卻無法越過高山,雨水因此全都下在宜蘭。

包括冬山鄉、大同鄉寒溪村昨天都停班停課,三星鄉停課,南澳鄉昨天上午雨勢加劇、下午停班停課,嚴重地區積水及腰,許多道路無法通行。冬山鄉太和村十三份溪溪水暴漲,土石淤積嚴重,溪水到處竄流,導致海底雞罐頭工廠、民宅、果園泡在水裡,縣府緊急派來三部挖土機,冒雨疏浚。

*冬山河河水暴漲 閘門竟無法密合*

蘇澳鎮武荖坑風景區聯外道路歷經新城溪一週內兩次溪水暴漲沖刷,道路路基嚴重流失,把距離路面約十五米高、長度約二十米的路基沖刷掏空,鋼筋裸露,岌岌可危;縣府緊急封閉一半道路,維持單線雙向通車;還找來消波塊改變水流方向,阻止地基掏空現象繼續惡化。

東澳南溪南岸也溢堤、潰堤三十米,溪水竄流,導致東澳市區淹水。

豪大雨造成冬山河河水暴漲,五結鄉錦眾村清水簡易碼頭被水淹沒,許多住宅淹水。縣長呂國華會同五結鄉代理鄉長黃界華等人勘災,研判是冬山河下游大眾一中排的閘門無法密合引起。

*31條溪流 達土石流紅色警戒*

大雨下不停,農委會發布宜蘭三星鄉、蘇澳鎮、冬山鄉以及南澳鄉共三十一條土石流潛勢溪流達紅色警戒標準。宜蘭縣與花蓮縣還有九十五條土石流潛勢溪流也達黃色警戒。

另根據農委會最新一波農損統計,台北縣與宜蘭縣這幾天來農漁牧業損失達六千一百餘萬元,宜蘭即佔了五千九百餘萬元,其中農業損失金額四千一百一十二萬元,受損作物以青蔥浸水的折損較為嚴重。

蘇花、中橫都不通 火車運菜北上

〔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楊宜中、楊宜敏/綜合報導〕連日豪大雨造成中橫、蘇花公路重創,蘇花需二天才能搶通,中橫則需一週以上,花蓮地區的農產品必須繞越南台灣運出,農民為此叫苦不已。

花蓮縣農會說,花蓮地區的農產品主要以供應北部地區為主,受到蘇花和中橫公路中斷影響,只能繞道南部再北上,不但成本增加,且時間也難以掌握。為方便農民運送蔬果北上,鐵路局花蓮站即日開辦「複合運輸(運菜車直接開上火車)」及「行包專車」。另外,平日在星期五、六、日辦理的「人車同行」,花蓮站也建議鐵路局在這段蘇花公路中斷期間每天開行。

蘇花公路許多路段坍方嚴重,公路總局預估要到十四日下午五時才能搶通;花蓮工務段表示,蘇花公路一六五.八公里處和仁隧道附近的明隧道,昨天清晨遭到崩落的土石掩埋,附近路段自芭瑪颱風迄今落石不斷,地質相當脆弱。

南澳工務段段長周道則指出,觀音路段也有三處比較嚴重的坍方落石,由於山區目前仍下著大雨,工人只能等待雨勢稍歇時,趕緊進場搶修,預計明天下午五時可搶通。

中橫山區連日豪大雨不斷,一六九公里處白楊明隧道附近崩坍超過二百公尺,長度約一百八十公尺長的明隧道全被掩埋,由於崩坍的土石數量太多,加上山區仍大雨不斷,公路總局洛韶工務段昨預估搶通須一週以上,呼籲民眾近期內勿進入中橫公路。

宜蘭縣大同鄉公所附近的省道台七線一○二.六公里路段坍方,交通中斷,最快今天下午五點搶通,若從宜蘭市區前往太平山、梨山,可經由三星鄉泰雅大橋繞道而行。

台灣夜來愈熱 颱風強降雨暴增

〔自由時報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地球暖化和南極冰融的影響,距離我們很遙遠嗎?其實大自然的反撲早已悄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了。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研究發現,受到空氣污染的懸浮微粒影響,台北市一年裡氣溫超過二十五度以上的夜晚,在過去五十年裡,已經從原本三十個晚上跳增到一百多個晚上,亦即是全年有三分之一的夜晚,溫度都偏高。

*空污導致升溫 多開冷氣變惡性循環*

劉紹臣指出,越開發的城市,夜晚溫度越熱,他今年發表在美國氣候期刊的研究指出,台灣白天的平均溫度沒有增加,但受到「都市熱島效應」影響,夜間溫度平均爬升一度到一.一度。

以五十年前的台北為例,一年裡夜間溫度高於二十五度的有卅天,五十年後跳增三倍,日本人稱這樣的夜晚叫「熱帶之夜」。劉紹臣指出:「室內溫度只要超過二十六度就令人感到悶熱。」人們受不住熱,就想開冷氣,結果就更加速能源使用,氣候變遷與能源消耗持續惡性循環。

*小、中雨天數減半 強降雨量增兩倍*

為什麼白天溫度沒變,夜晚卻越來越熱?劉紹臣解釋:「這是受到人類製造的污染物懸浮微粒所影響,懸浮微粒白天會反射日光,讓地表涼快,但是到了夜間,懸浮微粒也會透過反射,釋放熱能,結果讓夜間增溫。」

「天氣越來越熱,結果是強降雨的情況就會增多。」劉紹臣分析中央氣象局過去五十年雨量觀測資料,發現過去四十五年來,小、中雨降雨天數已從每年七十天驟降為三十五天,颱風帶來的強降雨量卻增加兩倍,他預估未來二十年,台灣颱風暴雨將會比過去四十五年來增加三倍。

暖化的確是造成降雨加劇的原因。劉紹臣表示,國外學者錢伯斯在二○○三年的研究指出,全球溫度若上升一度,空氣中的水蒸氣就增多七%,一旦底層吸足水氣,熱空氣上升朝高空推進,潛熱能發生作用,進一步導致大氣對流運動更旺盛,降雨就變多、變強。

劉紹臣及其研究團隊接著在二○○九年九月五日,於「地球物理研究信」國際期刊中,發表「全球溫度若上升一度,空氣中的水蒸氣增多七%,會讓降雨強度增加三倍」研究成果,驗證溫度上升,的確會造成降雨加劇的後果。

台大氣候變遷中心主任柳中明提醒,破紀錄的極端氣象,隨時會出現在最意外的時間及地點,避災比防災治水更要緊。他建議訂定「氣候安全法」,把各部會的作為全納入氣候變遷因素。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