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藥膳】《永樂大典》的神仙不老丸
《永樂大典》是編撰於明永樂年間的一部類書,是中國的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永樂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於戰火,今存不到800卷,不夠原書的百分之四。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類書,商議「編輯經史百家之言為《類要》」,但未修成。明成祖(朱棣)即位後,為整理知識,令解縉等人修書。編撰宗旨:「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過程召集一百四十七人,首次成書於永樂二年(1404年),初名《文獻集成》;明成祖過目後認為「所纂尚多未備」,不甚滿意。永樂三年(1405年)再命姚廣孝、鄭賜、劉季篪、解縉等人重修,這次動用編寫人員朝野上下共二千一百六十九人,啟用了南京文淵閣的全部藏書,永樂五年(1407年)定稿進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滿意,親自為序,並命名為《永樂大典》,清抄至永樂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書。
明世宗十分喜歡《永樂大典》,經常隨身攜帶,翻閱查找驗方。書中卷11620有一方「神仙不老丸」,可延年益壽,駐顏不老:
『不老仙方功效殊,駐顏全不費功夫。人參牛膝川巴戟,蜀地當歸杜仲俱。一味地黃生熟用,菟絲柏子石菖蒲。更添枸杞皮兼子,細末蜜丸梧子如。早午臨眠三次服,鹽湯溫酒任君須。忌餐三白並諸血,能使鬚烏髮亦烏。』
方中組成如下:
『人參二兩 川牛膝一兩半 川巴戟(酒浸一宿)二兩 川當歸(酒浸一宿)二兩 杜仲(去粗皮)一兩半 地黃(以生熟兩種焙乾,酒浸一宿)各一兩 菟絲子二兩 柏子仁一兩 石菖蒲(米泔浸一宿)一兩 枸杞子一兩 地骨皮一兩 上十二味,選之精貴,制之如法,不可曬,只用慢火焙。只八分乾,於風前略吹,令冷熱相激,便十分燥,磨細。煉白蜜。以火日搜和,丸如梧子。每日空心、午間、臨臥三次服;每服七十粒,鹽酒鹽湯任下。』
本方原出元代鄒鉉的《壽親養老新書》。方中人參大補元氣,生津益智,菟絲子、巴戟天溫腎助陽;枸杞子、地骨皮、生地黃、熟地黃滋腎強精;川牛膝、杜仲補益肝腎,強精壯骨;柏子仁、石菖蒲益智安神。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方中不少藥物都有滋補強壯、延年益壽作用。鄒鉉自云:「予幼也勤,瘁衰不堪,年方三十而白髮,三十五而白鬚生,自是時時荼去,四十九則不勝役矣,乃聽其自然。未幾,遭喪天之慘,繼患哭子之憂,心志凋耗,其白者益多,餘者益黃。久之,忽遇金華山張先生,謂予曰:於今半百容顏衰甚,何不為門戶計,進補治氣血以強色身之藥乎?慨然授一方云:初得之異人。予拜而受之,遂合服。逾百日,覺前時之白者黃者皆返黑矣。見者以為異,予遂名之曰神仙不老丸。」可見本方確有延年烏髮之功。本方藥性平和,一般人均可服用。@*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