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內閣「大風吹」 吳揆臨上任密訪香港
【大紀元10月1日訊】(新紀元週刊記者邵亦綜合報導)編者按: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意外衝出了「政治土石流」,內閣總辭。
新內閣由國民黨祕書長吳敦義領軍,新內閣名單爆出冷門。
吳敦義上任前密訪香港,遭在野黨質疑,視之為國家大事,要求吳向公眾說明清楚。
台灣在八月遇到莫拉克颱風的侵襲,強風豪雨引爆的土石流沖毀了幾個村莊造成嚴重損傷,土石流埋掉了數百條民眾的性命,也衝出了「政治土石流」。由於飽受救災不力的批評,劉兆玄領導的內閣向馬英九總統請辭獲准。新內閣改由國民黨祕書長吳敦義領軍。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劉兆玄九月七日說,這次八八水災超過七百多人死亡,身為行政院長實在責無旁貸,他必須負起所有政治責任。他說,八月中已向總統馬英九提出請辭,雖總統數度慰留,但他辭意甚堅,不過因救災工作未完成暫緩。如今,災區重建第一階段已經完成,應該是下臺時候,再度提出辭呈,也獲總統同意。
當晚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表示,馬總統已任命國民黨祕書長吳敦義為行政院長、桃園縣縣長朱立倫為行政院副院長,並獲兩人允諾,責無旁貸,同意將全力以赴。
六十二歲的吳敦義是南投人,畢業於台灣大學,曾是《中國時報》記者、主筆,歷任臺北市議員、南投縣長、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高雄市長、中常委、祕書長、第五、六、七屆立法委員。由於吳敦義黨政歷練豐富,一度被視為下屆國會議長的熱門人選。
在野黨觀察新內閣能否專業領導
在野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劉兆玄承擔風災政治責任請辭表示肯定,但也質疑將接任閣揆、副閣揆的吳敦義、朱立倫都沒部會首長經驗,總讓人感覺政治性十足,專業性卻待觀察。
蔡英文表示,她對吳敦義、朱立倫個人沒有任何評斷,但兩人都沒有部會首長的經驗,未來能否統合及有效領導整個內閣,值得觀察。台灣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災後的重建,但經濟的挑戰、國家財政的惡化更是嚴峻的問題,馬政府要負責做妥善的處理。民進黨未來會秉持過去的原則,強力監督政府。
民進黨發言人鄭文燦表示,兩人都是地方首長出身,新內閣的安排顯然是為年底縣市長選舉佈局,與人民所期待有所落差。
臺聯則對劉內閣總辭表示歡迎,黨主席黃昆輝認為,劉內閣最大的問題是和民意脈動完全脫節,由於閣員大都是精英份子,生活優渥,對一般人民的生活不了解,更嚴重的是,劉內閣加速向中共傾斜,這是台灣人民最難以接受的。他期許吳敦義組閣不能再重蹈覆轍,成為沒血沒淚的「冷氣房內閣」。
不過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羅致政指出,吳敦義在社會上的形象還不夠正面,又沒有財經專長,想靠吳敦義替馬政府止血,並不容易。
吳敦義公布新內閣名單
吳敦義九月九日晚間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內閣名單,未見縣市首長入列,吳敦義表示,縣市長的任期到年底;年底不排除會有第二波人事異動。
新任內閣中,十一人為新任,包括研考會主委江宜樺轉任內政部長、駐印尼代表楊進添接任外交部長、退輔會主委高華柱接任國防部長、臺北市副市長吳清基接任教育部長、中油董事長施顏祥接任經濟部長、考試委員吳泰成接任人事行政局長等。
其中,江宜樺、楊進添、施顏祥都是意料之外的黑馬,名單一公布後,跌破很多人的眼鏡。楊進添在吳敦義記者會之前即返臺,在機場面對媒體詢問,他低調不願多做說明。
馬說明「劉下吳上」的原因
執政以來首度內閣改組,九月十日下午,馬英九親自主持記者會,說明「劉下吳上」的原因。他說,這次內閣改組幅度很大,但並未如外界所說的是「選舉內閣」,而是定位在「行動內閣」,改組的幅度包含行政院三長、五部、六會,共十四位正副首長異動。他希望重組的行動內閣著重執行力、競爭力與軟實力,在吳揆的帶領下,誠誠懇懇踏實做事,把人民放在心中,人民就會把政府放在心中。
馬英九認為,新任內閣主要面對的挑戰,包含災區重建、加強災防體系、治山防洪工作、拚經濟、H1N1防疫工作,同時要在九月十八日立法院開議時,面對相關法案及總預算的審查。
新任閣揆吳敦義也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是一個艱鉅的時刻與任務,他會全力以赴。他也認同總統所說的新的內閣是一個行動內閣,期盼在未來,全面提升執行力,克服天災留下的困難以及環境的嚴厲考驗。
吳敦義上任前密訪香港
吳敦義在馬英九探詢組閣後的敏感時間,於九月五日密赴中國香港,返台後的隔天又和馬第三度密會。吳敦義聲稱,一週之前密訪香港是為學習災害防治經驗,但繼續受到民進黨質疑。吳敦義九月五日去香港時已內定為新閣揆。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九月十二日質問他「去香港見了何人、說什麼話、談何事、目的何在?」蔡英文表示:「這畢竟是國家大事,希望他在立法院開議前對社會說明清楚。」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質疑,馬英九在九月三、四日兩度接見吳敦義,屬意由其組閣,吳敦義隨後於五日密訪香港,六日晚上再與馬第三度密談。而且前後說法不同,八日稱帶家人去「渡假」一晚,九日即變成為了土石崩坍,向港府取經。
英國國際廣播公司報導,中共政權對於吳敦義出任閣揆反應正面,認為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
有評論指出,吳敦義在上任前一週祕密訪問香港,時機巧合,是否藉機會接觸北京官員,不免引人遐想。◇
(此文轉載《新紀元週刊》139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