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思行:從海嘯中反思,金融中心的另一出路

洪思行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26日訊】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令一直以國際金融中心自居的香港捲進海底。無論是政府、政黨或民間組織,也為如何走出如此困局而苦思對策。然而,這也許是一個機會,反思香港在發展金融行業,致力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時,應否考慮發展其他行業。

誠然,以自身的優勢大力發展金融業,的確為香港帶來財富,也培訓出很多商界奇才。不過,97年的金融風暴、03年的沙士,都重創了香港的經濟。還記得07年至08年頭,香港一遍歌舞昇平,股市極度暢旺,以至全民皆股,曾特首更豪言香港將進入「黃金十年」。言猶在耳,一場金融海嘯,便將港人的黃金夢毫不留情地吹得煙消雲散。可見發展金融行業也存在相當風險。而每次經濟衰退,均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恢復。此外,集中發展單一行業,意味著扼殺了其他行業的人才在港發展的機會。筆者認識不少大學畢業生及準畢業生,他們都埋怨香港的就業市場「不是banking,就是accounting」,迫使他們要離港才有大展拳腳的機會。固此,香港有發展其他行業的必要。

筆者認為,香港具備足夠條件,有利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首先,長期的殖民統治,使香港成為一個華洋雜處,中西文化匯萃的地方。兩種迥然不同的文化在此彈丸之地碰撞,經過百多年的磨擦和融合,已孕育出一種全新,獨特的香港文化,如港式茶餐廳、港產電影等。這些「文化資產」的獨特性可以加強香港的競爭力,有助經濟發展,令香港變得更多元化,讓不同行業百花齊放。

再者,香港擁有發展良好的硬件配套設施:通訊設施、交通網絡、法治制度、文化娛樂表演場地,以及不同類型的博物館,這些都是發展文化藝術事業的基本條件。此外,資金充裕讓香港能夠舉辦不同類型的藝術節,並邀請國際級藝術表演單位來港獻技,加深市民對文化藝術的認知和興趣。

普及教育的推行,令市民從小便有接觸文化的機會,為將來的文化人才播下了種子,同時使港人有若干程度的文化水平。此外,香港人近年在不同類形的國際性比賽取得不俗的成績,例如詩人梁世聰勇奪國際詩詞創作比賽季軍,李嘉齡在被喻為音樂界諾貝爾獎的蕭邦國際鋼琴大賽中奪得第6名。足見香港有能力培訓出優秀人才,於國際間立足。

俗語有云:「有危才有機」,每逢有危難發生,都是新事物被催生的契機,為當前的困局點燃希望。面對此百年一遇的經濟大危機,文化藝術事業也許能成為出路。

筆者想強調的是,本人並非主張棄金融業於不顧,而是發展它的同時應發展其他相對穩定的行業。除了令香港更顯多元化外,也減低經濟衰退對香港的影響,有緩衝的作用。綜觀以上各種條件,發展文化藝術事業會是一個比較容易,比較可行的選擇。@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洪思行:便利店與即食文化
楊寧:天火焚血旗 又一凶兆指向中共
楊寧:雹災在多地頻現 雹神透真機
【名家專欄】中共繼續扼殺經濟增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