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玩法全民服務 泰國觀光業攬客回流
【大紀元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依璇曼谷特稿)歷經金融海嘯及政治動亂雙重打擊,陷於困境的泰國觀光業能復甦嗎?目前沒有答案,但泰國政府仍極力推廣觀光,競爭優勢就在於泰國的多樣玩法與人民的熱誠服務,爭取觀光客回流。
絢爛的舞台上,身著華麗服裝的舞者們正上演著泰國不同區域不同時期的歷史、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慶的舞碼。有身穿薄紗吊著鋼絲飛越舞台的舞者從高空撒下花瓣,演出泰國人想像的天堂,另一頭農民扮相的演員噗通一聲跳入橫跨舞台的運河,深景中有結穗的稻田,勾勒出泰國鄉村生活;更有兩頭真正的大象身披彩褂,緩步穿過觀眾席,增添節慶的熱鬧氣氛。
很難想像,這個位於曼谷市中心、擁有可容納2000座位、以大型舞台劇聞名的繽紛暹羅劇場(SiamNiramit),見證了泰國的政治動亂重創觀光業。劇場執行長助理烏堤沙磊(Wuthisaree Buranarom)告訴中央社記者,機場於去年11月底短暫關閉後,劇場最冷清時一天只有80名遊客,台上卻有150名舞者,辛酸不難想見。
「現在是最糟的情況」,她說,「連南亞海嘯發生後都沒這麼嚴重」。
烏堤沙磊表示,觀光客人數雖逐漸回升到目前每天500名,卻仍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對總共有400名員工的劇場來說仍入不敷出。
更令人擔憂的是,繽紛暹羅劇場的案例不是特例。陷於困境的泰國觀光業,能否復甦?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泰國人民卻體驗到重現觀光業榮景是他們不可迴避的挑戰。
正式統計數據出來前,泰國觀光局雖樂觀預測2008年赴泰旅遊觀光客總數與2007年相差不遠,約仍將達到1450萬人次,但與觀光客第一線接觸的重要景點業者與機場工作人員卻有不同見解。
一名國內航空公司派駐曼谷蘇凡納布(Suvarnabhumi)機場的主管就說,1月份入境泰國的觀光客雖比去年12月回升約2成,但比起去年同期仍少了5成左右,對泰國11月到隔年1月的旅遊旺季來說,明顯冷清。
最明顯的例子,他說,就是「去年這時候我們還有加班機飛往泰國,今年就沒有了」。
若說「觀光業打噴嚏,泰國產值就感冒」,一點都不誇張。以泰國觀光業在2007年接待了1450萬名外國遊客為例,就創造159億美元產值,超越電腦及零組件出口,成為泰國第一大收入來源。
不過,難能可貴的是,在金融風暴影響旅遊意願及政治不確定因素下,貢獻泰國每年國內生產總值近7%的觀光業固然衰退不少,泰國政府仍極力推廣觀光。官員口徑一致向外國遊客強調泰國現在平靜無波、已回到常軌,一般人民也對自己國家文化及服務品質保持高度自信心。
「泰國有61%的回流客」,泰國觀光局負責國際行銷的桑帝才(Santichai Euachongprasit)點出產業競爭優勢關鍵,「原因在於泰國的多樣玩法,有海灘、文化遺址、醫療觀光及生態旅遊,只來一次是不夠的,何況價錢非常平實」。
即使在亞洲地區,泰國的觀光產業已頗發達,觀光局仍致力於開發新島嶼及沙灘作為景點,並預計2009年中要提出方案專門吸引中國遊客。
此外,泰國也計劃以2015年為目標,整合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10國旅遊市場,期望比照申根簽證模式,以1國簽證暢遊東協,並以區域內交通優惠吸引更多觀光客。
正當台灣通過「博弈條款」,希望藉賭場拉抬旅遊市場時,桑帝才直言,賭場興建案雖曾在這個虔誠佛教國家成為觀光議題,但人民強烈反對,短期內不會再討論,「泰國有足夠的景點吸引遊客,缺乏自然及文化資源的國家才需要以賭場作為行銷觀光的策略」,語氣中流露自信。
隸屬於泰國外交部的新聞主管機關首長塔力(Tharit Charungvat)也說,泰國政府正積極借鏡韓國成功經驗,發展電影產業,盼能以電影作為向世界介紹泰國文化的管道,提出優惠歡迎外國片商到泰國拍片,藉此推銷泰國景點,一舉數得。
成效如何?2007年只有不到10部泰國片在台北上映,去年卻大幅攀升到有近20部,多數是限制級恐怖片及少數愛情片,票房合計約新台幣2、3000萬元。
塔力強調,泰國的政治動亂只是暫時,泰國人即使上街頭表達政治理念,對外國人仍非常友善,動亂過後,「泰國的優勢仍然是優勢,而泰國最大的優勢就是她的人民本身」。
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烏元彥印證,泰國人的服務態度在世界上數一數二。
他舉例,曼谷機場去年被黃衫軍佔領被迫停止營運時,不僅觀光局派歌舞表演團體到機場娛樂並安撫受困觀光客,機場周邊民眾也自動自發地提供免費飲食給外來客,可說是政府用心、民間也極力配合。
泰國首善之區曼谷街上滿是中東或西方遊客,多數從事服務業的泰國人,英語程度只停留在單字階段,卻締造每年1000多萬名遊客蜂擁而至的佳績。
「微笑是世界共通語言」,透過泰國人的體貼服務,真的在這個自許為「微笑之國」(Land of Smiles)的國度獲得印證,也讓回復往日觀光業榮景的目標,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