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案】中醫切脈——體表溫度學問大
現代化的醫院包括規模龐大的建築群、分工精細的醫療團隊、精密的各項檢驗儀器……陣仗很大。反觀傳統中醫,即使不懂的人也知道,中醫看病的手段只有「望聞問切」四診。一個醫生、一張桌子、一個藥櫥加上秤子、臼子、脈枕就構成一個完整的醫療體系。
人們往往認為表面的豪華、繁複、氣派代表品質,比較值得信靠,所以很多人不相信自己老祖先留下來的文化遺產,不相信中醫,還替它冠上一個「不科學」的帽子,致使中醫的傳承越來越困難,加上西方醫學的浸潤、摻雜,現代中醫變成一個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怪物。中醫師嘴裏講的是西醫的術語,純正的東方醫學已經很難找到了。
筆者初學醫時,認定中醫領域中最重要、最高深的學問就是把脈,以為一個會把脈的大夫,一定醫術精湛。後來,看到一些中醫界的朋友,在病人面前,說得頭頭是道,開出來的處方卻亂無章法,藥不對症,心中的難過,無以言表。像醫療這樣關乎「生死」的大事,怎麼可以不戒慎恐懼,如履薄冰呢?
其實,古代的「切診」中,不是只有手腕上「寸關尺」三部脈,他們講三部九候,在人的上焦、中焦、下焦(人體的頭部、身體、足部)都有脈搏跳動,要完整地去觀察比較,才能尋找正確病所。
因筆者學習過針灸與整脊,也略通腳底按摩和一般的「脈診」,多方比較,加上對「溫度」的靈敏觸覺,很容易在人體外表探知內臟的情形,說白了,「體表溫度的變化」才是中醫「切診」最關鍵的部份,這是一般習醫者容易忽略的因素。
在初學醫時,筆者曾對著書中「腹皮寒熱 腸胃相當」這句話沉思良久,是什麼意思呢?後來才知道,去摸病人腹部,如果溫度比較高,那麼他的胃或腸子裏面必定有「熱」,如果肚皮冷冷的,那很可能就是腸胃有「寒」。當能夠辨別腸胃寒熱後,就能分辨為什麼有人拉肚子要吃「吳茱萸湯」或「理中湯」這樣的熱藥,而另一些人卻要服「葛根芩連湯」這樣的寒藥。
在韓劇《大長今》中,那個皇帝一直有「瘡」病,所以經常要去泡溫泉治皮膚病,後來又得了泄痢。一群御醫和大長今在皇帝病塌前討論其病情。其實,有經驗的醫生一看,就知道那個皇帝身上必定有熱,他的泄痢一定是腸子有熱。
在御醫的討論過程中,提到一本珍貴的漢朝醫書《金匱要略》中的「甘草瀉心湯」,想採用這個方子,但是最後御醫們決定給他吃「理中湯」。那不是誤藥了嗎?古代的韓國一定沒有《傷寒論》,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比較對症的處方卻又不用。給這樣一群糊塗醫生看病,當然那個皇帝就「體弱多病」,而且「英年早逝」了。
如果韓國御醫們懂得利用中醫的「切診」(皮膚觸診),就不會誤藥了。利用人體皮膚透露的溫度訊息來診斷疾病,比現代化的一級教學醫院中的所有檢驗儀器更準確、更有效,只是人們不知道,不相信罷了。
在筆者眼裏,一個醫生、一張桌子、一個藥櫥加上秤子、臼子、脈枕構成的診所比規模龐大的建築群、分工精細的醫療團隊、精密的各項檢驗儀器所構成的現代化醫院,治病效果更快、更好、更價廉,前提是,那個醫生必須是個「良醫」。◇ (──轉自《新紀元周刊》本文網址://mag.tvsmo.com/073/4793.htm)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