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二○○五年十二月,時任中共國台辦主任的陳雲林,一度在國共論壇的平台上,有機會到台灣來訪問,但當時為陳水扁總統所否決;三年後的今天,已經轉任海協會長的他是否在下月底來台,再度成為台灣朝野爭論的議題,陳雲林該來?不該來?來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踏出這一步之前,兩國政府都必須想清楚。
在中共歷任涉台事務官員中,陳雲林算是個資深的老字號,從江澤民時代到胡錦濤當政,他都在線上,與台灣的「恩怨」自然累積不少。他有許多令台灣人側目的「名句」,例如,「台灣問題不容無限期拖延下去」、「歡迎除了極少數頑固『台獨份子』之外的廣大民進黨成員訪中」、「歡迎『台獨』回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思想脈絡固定、教條且僵化。
這樣的人物想到台灣來成就其隱藏於內的歷史感,不待贅言,可想而知。上回,他興沖沖想以「兩岸層級最高第一人」的身分來訪,結果被阿扁以「對岸不同意王金平出席APEC、陳雲林就不准來」給打了回票,現在,馬英九上台,願意屈就「先生」與之會面,但是國民黨與民進黨都有「時機不宜」的聲音,民間醞釀發起大遊行進行抗議,加上毒奶事件未見止歇,場面還真有些波折與尷尬。
陳雲林計畫帶著兩隻貓熊前來,於公於私都有其很明確的目的,但是踏上台灣這塊他從未造訪過的土地、進入中華民國國境之內,其在公開的言行上,有許多感受問題是受到民意約制的,倘若執意逾越,必然會成為不受歡迎的客人,使其使台目標弄巧成拙。
這些做客之道包括,企圖以「一個中國」將主人屈於地方政府,所經之處要求移除中華民國國旗,面對會晤的台灣政府首長時,迴避正視對方的官銜,彈奏缺乏行情的統一曲調,激越台灣民意的反彈,或是兩會協商時,有任何去台主權、去對等的行為表示,這些都是嚴重違背此間民情的。
一九九九年,汪道涵亟思以陳雲林今日的身分前來破冰,唐樹備先遣探路後,即因兩國論告終,一個世代匆匆而過,中共國力已非吳下阿蒙,然台灣的獨立意志卻不降反升,致使陳雲林即將登場的這齣兩岸大戲,如何拿捏分寸?挑戰會比十年前更大。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