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武術

勝負尋常心 弘揚傳統武術義不容辭

來自加州的武術家陶忠先。(大紀元)

【大紀元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高凌紐約報導)「有名次當然更好,如果沒有,就說明你煉的還不行。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個人的輝煌不可能是一世而只能是一時,所以,大家也能夠看到好的,更加去努力練習,去珍惜今天的這個大好時機!」——來自加州的武術家陶忠先以山東人特有的耿直,直接了當的談到了參加武術大賽所應該抱有的最好的心態。「為弘揚中華武術盡心盡力。」這是他此次參加新唐人武術大賽的最大心願。

陶忠先出生在山東淄博,自幼習練武術,至今也有近四十個年頭,先後拜訪過少林、武當以及其他民間多位武林名師,曾擔任過少林武僧團副總教練,參加過各種比賽、演出、講學,曾連續奪得全國散打擂台、氣功絕技比賽雙項冠軍,足跡遍佈二十幾個國家,並在山東淄博創辦武術學校,教授包括他自己開創的警拳道在內等各種打法、摔法、擒拿、點穴和拿筋、氣功、器械等。對武術的熱愛,讓他不斷發現中華武學博大之內涵,親身的受益,更讓他孜孜以求武學之真諦不曾停息。

勝負尋常心 競技只是傳統武術的一部份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它包括強身健體、防身自主、競技比賽、道德修養和表演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平時並不多言的陶忠先談起武術來津津樂道、滔滔不絕。

陶忠先:「武術必須有競技的部份,沒有競技部份的價值也失去了重要的意義,沒有強健體魄、沒有道德修養也同樣沒有意義。所以,缺任何一面都不可稱其為傳統武術。」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輸贏、強弱往往作為追求的第一個目標,陶忠先自己也經歷過同樣的過程:「年輕的時候追求一個名次、輸贏,拿不到冠軍絕不罷休。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認識到,武術畢竟不是純粹的比賽,單獨建立在比賽上面就沒有價值了,但是失去了比賽也沒有價值,因為比賽更容易激起廣大民眾和西方世界對中國傳統武術的認識,沒有比賽沒有競技,你怎麼讓人家瞭解?怎麼得到弘揚?所以,我覺得舉辦這樣的活動就是真正的弘揚我們中華武術,共同交流,共同瞭解各門各派不同的特點,共同的提高,這是核心所在!」

目睹不公立志習武,尋求真諦孜孜以求。今年49歲的陶忠先出生在山東淄博市一個九口人的大家庭,家庭乃至週遭生活的貧困,讓陶忠先親眼目睹許多不平之事:「社會上一些有錢有勢的欺負弱者,這個弱者便有嘴無處說,有理無處講,白白受人欺負,現在仍然是這樣,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這就是現實。」

於是,只有8歲的他,已經在心中深深埋下了一個願望的根:「我要當一個強者而不是一個弱者,特別是在大陸,不管哪一項,當你成為強者的時候,這些壞人肯定就不會對我怎麼樣。」自然而然,武術變成了他的首選。

回憶起當年習武的緣起,陶忠先笑瞇瞇的說:「那時也不懂得誰打得好,誰打的壞,以為會打就是了不起的人物了,只要不被人欺負。」

從8歲起,他便跟著家鄉的武術愛好者學「打」,到初中時,又開始練習由政府推廣的「新式」武術,一些國家的規定套路和自選動作,但是,對武術已經有了初步瞭解的陶忠先越練越覺得有些不對「味」:「當時我就覺得練武術,一蹦就要蹦頂上去,或者怎樣怎樣,可是這些新式的武術就不是這麼個意思,因為它只是『形』的一種表示,沒有內涵,健身、防衛、發力等等。這些傳統武術所必需具有的,它要不不存在,要麼就變了味」。

於是,陶忠先毅然放棄了現代武術的習練,重新開始在民間各地尋找「真正的武術大師」,也開始了他對武術契而不捨的一生的追求。離家鄉最近最近的梁山,成為他每年必去之地。

聞名天下的山東梁山被視為中國武術的四大發源地之一,與河南少林、湖北武當、四川峨嵋齊名,燕青拳、武松拳、林沖槍等與梁山本地武術熔於一爐,風格各異的拳術、器械比比皆是,梁山的武術場館遍佈城鄉,舞刀弄棒已經是當地民眾生活中的樂趣。這裡的民間武術師為陶忠先打開了真正武學的大門,武學修養和技藝的變化開始突飛猛進。

越是瞭解武術,陶忠先越被其背後博大的內涵所吸引,越想學到更高、更好的真功夫。那時的陶忠先每個寒暑假,都用自己節省下來的口糧和書本錢作為自己路費,再背上幾天自制的乾糧,便出門到河北、天津等地尋找更高的明師。第一次出門到河北時,還被出租車司機打劫,逼得陶忠先不得不第一次出手還擊。雖然尋師失敗,但初試牛刀的小捷,也給了他巨大的鼓勵和信心。無論之後經歷怎樣的磨難,但陶忠先卻以苦為樂,樂在其中。

立志尚武的陶忠先之後考上了山東大學武術系,又先後正式拜少林、武當四位師父,學習傳統武術,並且和民間眾多的武林人士請教、切磋,此時的陶忠先,對中華武術的瞭解已經遠遠超出了當初引領自己入門的師友們,並開始鑽研、解讀各種拳譜,開始了自己研讀武術精要的歷程。

至今他仍然感嘆自己曾經走過的曲折的路,告誡年輕的武林後學們:「想學武一定要找一個精通武術的人,才能達到一個更加高深的層次。」否則,就會「經師不明,學藝不高」。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

那麼陶忠先是怎樣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呢?

陶忠先:「武術萬變不離其宗是強身健體、自衛防身,不同的地方是每一個套路的練習方式不一樣,比如武當講究內,動作放慢,意識不要加強,少林則是把意識放快,打擊目標明顯,打拳的時候要『打拳無人似有人』,一拳一腳就是意念前面有一個歹徒,只有在這樣的意識的狀態下才能練出功夫,如果沒有這樣的意識狀態就成了花拳繡腿、廣播體操了,鍛練筋骨皮肉,內氣部份得不到鍛練,意識也得不到鍛練,我的體會是這樣就違背了傳統武術的拳經和拳譜。

「因為中國的傳統武術講究拳譜與拳經,講究內氣與外功,現在就沒有,民間武林人常說『解開拳經意非凡』,因為如果只是會煉而解不開拳經的話,是沒有內在的東西的。一套動作,32式、64式誰都可以編,然後鍛練身體就可以,那怎麼能算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見不到什麼內氣外功,根本談不到這些問題,違背了中國武術的核心!所以,通過尋找,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後,就徹底的放棄了那些花拳繡腿,再也不煉了。」

弘揚中華武術乃武林義士之責任

對於新唐人電視台在海外利用媒體平台舉辦中國傳統武術大賽,陶忠先認為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功不可沒的義舉。

陶忠先:「勾起中華民族的千年回憶!中國在歷史上有很多好的文化,但後來都漸漸的被新式的所代替,湮沒了古老的文化,這就等於自己扼殺了自己的文化,作為一個中華民族龍的傳人是不負責的。中華文明說是5千年,其實已經有8千年的歷史,可是8千年的文化,作為一個龍的傳人,你知道多少?這不就是自己在謀殺自己的文化麼?」

談起現代武術與傳統武術的不同,陶忠先更是深有感觸:「現在的自選套路、規定套路,難度則很大,又達不到真正的健身效果,所以,推廣起來也很難,比如,720度轉體,這麼高難度動作誰能去學?就不容易推廣,都是年輕、專業隊練的東西,但是上了年齡,就不能再打了,那練不練?打不了了你還練什麼?不練了?已經練這麼多年了,多可惜?更主要的是,很多人是從20、30甚至50幾歲才開始愛好,你教不教?就因為做不了那樣的動作你就不教麼?」

「現代武術按照道家文化來講陽氣太盛,陰、陽平衡才能達到真正的健身,陽氣太旺盛,後來身體都不是很好的,因為他沒有內功。內功、外功兼備才是內外兼修,武術的內外家是什麼?外全是外的,太外了、太剛了,陽氣太強了,到了四五十歲身體都不好,本來武術第一目的就是強身健體,你自己的身體都不好,你怎麼去引導別人?你自己都這個樣子誰還願意和你煉呢?所以我覺得武術不要太競技化了,太競技化就沒有太大的作用了。」

也許正是基於對傳統武術的理解和熱愛,陶忠先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是為弘揚中華武術他都會盡心盡力而不求回報。

他說:「很多人很在乎名次,怕丟掉以往的聲譽。其實我覺得沒有必要麼。學了一輩子武術了,難道不應該為弘揚武術做些有意義的事情麼?再說,誰能夠輝煌一世呢?」

他最大的希望是:「以後還要繼續挖掘、在宣傳的力度上廣泛一點,才能夠挖掘出更多的傳統武術文化,共同的在一個大舞台上去展示,讓西方人更加理解中國的文化確實博大精深。如果太單一,就會讓人家覺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就這點東西麼?所以,作為一名中華民族的子孫都有這樣的責任去弘揚它。希望大家——只要懂得中國功夫的都能夠共同參與,這才是最好的,能帶動更大一部份人,最起碼自己的強身健體得到了好處了。」(//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