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藍祖蔚/專訪
從中國的毒奶粉毒飼料、日本的毒米再到台灣金車飲料都受害,過去一星期來,台灣人接二連三面臨了來自左鄰右舍的飲食毒害威脅,聞毒色變之餘,民眾不禁要問:為什麼毒這麼多?為什麼不論開發中國家或先進國家都無法避免在食品中添加這種毒物呢?政府腳步為什麼跟不上環境變化?小老百姓究竟要如何在毒物四伏的環境中過一個乾淨單純的生活呢?
長庚毒物中心主任林杰樑醫師是國內知名毒物專家,也是衛生署倚重的諮詢委員,他語重心長地指出:「三聚氰胺不是第一起毒害事件,更不會是最後一起,毒害威脅絕對一次比一次嚴重,政府要儘速建立預警制度,重新檢討新時代的檢驗標準,民眾除了拒絕內臟,也要避免再吃任何加工食物了。」
中國貨源問題多 台灣警戒低
問:如何看待這次的毒奶粉事件?
答:四個字,謀財害命。
問:謀財害命固然可惡,更可怕的卻是毒奶粉事件顯示歹徒其實擁有尖端專業知識,否則如何懂得用這種毒物混加在奶粉之中?
答:確實是高科技犯罪,一開始的確有人懷疑酪農不可能懂這麼多,一定是奶粉公司有人指點,中國就是人多,腦袋好的人也多,才會想出添加這些奇怪東西。直接明白說他們就是為了貪財,根本就不擇手段,那些孩子要一輩子洗腎。
問:毒奶粉應非偶發事件,最新消息甚至直指連羊飼料都摻有三聚氰胺,似乎整體食物供應鏈都危機四伏,台灣迫切的應變態度為何?
答: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原物料供應國,外銷物品出現問題屢見不鮮,食品或用品皆然。這次毒奶粉事件反映了台灣政府的預警制度不足,看待毒物污染的態度亦不夠嚴肅,貓狗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去年就已經在歐美國家發生了,台灣卻沒有因此提高警戒。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 )剛發現三聚氰胺時,其實難以置信,因這是人類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一度以為是倉儲污染所致,後來才明白是故意添加的,因為這樣可以騙過凱氏檢測法(查驗食物中含氮量的一種測量標準,從氨含量推算含氮量,進而推算出蛋白質含量 ),商人加一點三聚氰胺,不必再花錢添加任何蛋白質就可符合高蛋白標準,卻會導致服用者腎衰竭。
問:顯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台灣的自我防衛手段又太被動了?
答:世界各國對於黑心食品資訊都會相互通報支援,我們和FDA情報交流往來密切,一旦美國貓狗食品中出現三聚氰胺,理應要有同理心,台灣也可能遇上,要早做防範,從嚴檢驗中國物品,不能大罵中國黑心食品太多,卻忘了自家餐桌上的食材可能就來自中國。等到吃進肚子,官員才說毒物劑量不高,影響不大,就太糟糕了。
安全證明防黑心 賣家有責任
問:中國食品品管這麼糟糕,我們該怎麼辦?
答:要求賣家提出國家級的安全證明及採「受利者付費」都是可行做法。國家要顧面子,安全證明不敢亂開,一出事就會丟臉丟到全世界;「受利者付費」就是進口商要負起責任,不能只顧賺錢,後果卻讓全民承擔。進口商要進口原料或貨品,就要先確保貨品安全,萬一出事,更要負擔連帶責任,如果動輒就會破產倒店,進口商勢必小心應對,嚴控進貨品質。
問:台灣需要強化什麼樣的食品管理制度?
答:追蹤體系和檢查體系都要全面檢討。追蹤體系就是建立完整食品履歷制度,不但是生產和行銷履歷,連原物料進口都要追蹤;這次日本廠商以大量白米稀釋毒米,降低毒物濃度逃避檢驗,但還是被查了出來,就因為日本另有一套監測體系,從原料進口就監控、勾稽,進口工業原料卻不見工業用途,一定有問題,只要追蹤,必有所獲。
問:官員常抱怨沒錢沒人,要如何落實制度?
答:官員其實是棍子和蘿蔔都沒有。先修法,給衛生官員棍子,得以從嚴執法,同時規定商家建立從原料到貨品的履歷流程,費用可列入成本中,生產及行銷通路一清二楚,遇有事情,全面下架,應變就一點都不麻煩了。蘿蔔則是獎賞,可以鼓勵商家提供情報,或鼓勵學者做本土研究,建立數據樣本,才能因應各項突發情事。
台灣標準太老舊 業者鑽漏洞
問:外國衛生官員的棍子如何發揮功能?
答:檢驗可分篩檢和精密兩種,精密報告有法律效用,但時間拖太長,緩不濟急;篩檢卻可以當場快速判定,立即採取行動。法規上要授予執法人員免責權,只要篩檢發現問題,就可以先做類似下架等必要處置,日後如精密報告證明冤枉,國家亦編有預算來賠償商家,執法人員不必負擔責任,例如日本檢驗人員只要初步篩檢發現食品有問題,就可以立刻沒收倒掉。
人身安全最重要,人命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寧可錯殺,不可錯放。不是非常時期才採非常手段,而是一有問題,就全面下架。因為不能奢望商家的道德良心,否則人家耍賴不吐實,你也奈何不了。
問:台灣檢驗體系給人的感覺老是補漏洞,不能預警,該怎麼改弦更張才有效?
答:毒物學的進步1日千里,台灣檢驗標準卻都還是二、三十年前的舊制,不修法不調整,就只有任憑跨國企業來羞辱危害,理直氣壯強調他們的有毒商品絕對符合現行的台灣國家標準,學者批評反而會被認為是妨害商譽。
毒奶事件受害的都是小老百姓,富有人家有錢買原裝進口貨品較少出事,放任經濟弱勢的人遭受摧殘,就是國家失職。
問:政府該怎麼做?
答:建立預警制度,把黑心食品擋在國境之外。因為一旦闖關進口了,就一定會有人吃進肚子裡。毒奶粉爆發後,問題貨品為什麼不下架?因為沒有資料,無從下架。萬一確實有人身損害,也要由國家出面求償。
檢驗管理單位多 問題三不管
問:台灣的食品安全檢驗分散在各部會,經濟部有標準檢驗局,農委會有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衛生署有食品衛生處,看似各有所司,卻是各行其是,不僅多頭馬車,更像無頭馬車?
答:缺少跨部會協調是最根本問題,我曾建議衛生署注意中國飼料,官員就說那是農委會權責,進口則歸標檢局,其他單位官員則說要帶回去請示長官,最後就不了了之。我同情官員,因為易地而處,我也未必能做得更好,食品衛生處全年只有八千萬預算,能做什麼檢驗?能做幾次檢驗?
問:政府此刻還要有什麼積極作為?
答:現在商家都已曝光,可能食用的人亦很明顯,政府應比照正規醫學方法,全面做一次流行病學調查,針對可能吃進毒奶粉的人做風險評估,推算可能暴露劑量,若達傷害標準做健康檢查,照X光可以判定結石,花不到一百元,就可以確定是否受到傷害,萬一有出血,再照超音波。這個調查難免要花錢,但可以找進口商攤分,他們責任加重,就會反過頭去要求源頭做好評估,進口商比我們更緊張才是對的。
問:毒奶粉事件帶來的啟示是什麼?
答:管理技術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瘦肉精管制就是最鮮明的實例。不是凡事比照先進國家的標準就是對的,不是喊兩句說:「美國人都可以吃,為什麼我們不行?」美國人不吃內臟,我們吃,所以風險就比美國人高好幾倍,飲食習慣不同,標準就不一樣,官員要摸良心講人話才對。
怎麼吃才安全?多吃當季新鮮食材 蒸煮少煎炸
毒物四伏,一般人該怎麼吃才安全?身為毒物專家的林杰樑,他究竟吃什麼?怎麼吃?成為很多人的參考指標。
問:毒物層出不窮的年代裡,一般人如何確保自己吃得健康?
答:首先,多吃當季生產的新鮮食材;當季食材往往量多所以便宜,商人難有暴利,不會大費周章動手腳。突然變貴的反而不要吃,因為可以賣得貴,商人就捨不得讓它壞。其次,不吃加工品。只要加工,就容易動手腳。再者,不要吃內臟,特別是中國進口的內臟,一旦飼料都有毒,內臟積毒最深。
最後,多以蒸煮烹調,少用煎炸,避
免烹飪過程食材質變。
問:吃到毒奶粉或毒米怎麼辦?
答:三聚氰胺至今沒有解毒劑,多喝水或打點滴,可以讓腎臟解毒;毒米的問題在於內含可引發神經中毒的「達馬松」農藥及確定致癌的黃麴毒素,其實農藥劑量很低,大概只有致命毒素的六十萬分之一,經過烘焙與釀造,毒性應會更降低,但黃麴毒素不受烘焙影響,可能會累積,提高致癌風險。就請大家多吃綠色青菜,因為研究證明,葉綠素可以減少五十五%的染色體突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