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八日電)行政院農委會推動「農地銀行」屆滿一年,經統計,截至9月15日止,已有273家農會25家漁會陸續成立「農地銀行服務中心」,占全部農漁會家數的87.4%,經各農漁會努力,已經促成1,258筆土地交易,成交農地面積計387公頃,增加貸款約2.8億元,顯示農地銀行發揮效益。
農委會表示,「農地銀行」是由農漁會扮演農地租售等媒合服務角色,同時提供農地利用法令及農業專案融資貸款等諮詢服務平台。農漁會有九成以上的總幹事表示由他們提供服務,可強化農漁民對農漁會的向心力、增加農會收入及轉型、提高員工專業素養及傳達農漁民正確法律知識等效益,獲得極大認同。
農委會統計,各農漁會累計已上網建置農地出租、出售及法拍案件數共計11,329筆 (含出租1,233筆、出售3,701筆、法拍6,395筆),回報成交案件數共計1,258筆 (含出租305筆、出售129筆、法拍824筆),成交農地面積計387公頃,增加貸款金額約2億8千萬元,顯示農地銀行推動已達到活絡農地市場、協助農漁會處理不良資產問題的初步成果。
農委會指出,為了推動更多、更好服務,「農地銀行」打算改版網站功能,新增線上功能包括漁船機具仲介服務、二手農業資材交換、成交價格查詢、多筆農地共同租售等功能,並新增農漁會服務網頁及提供會員自由指定想要委託的農漁會。並定期發行「農地銀行電子報」,主動提供大家掌握農地第一手資訊。
隨著推動第三階段農地改革政策,未來農委會更將在農地銀行既有的基礎上,規劃配合「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成立「小地主大佃農」資訊專區。
這個專區結合休耕農地資料,強化農地銀行資訊系統媒合服務及管理功能,協助無力及鼓勵無意耕作的小地主長期出租農地,再由農會協助一次付租、承租人分期支付租金機制的條件,確保農地租賃交易安全,從而落實農業經營規模化、集團化及效率化,並藉由減少農地休耕閒置,活化農地資源等輔導措施,促進農業全面轉型升級,提高整體農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