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相聲史《細說八角鼓》﹙下﹚

全堂八角鼓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演出情形︰
旗籍子弟演唱的「全堂八角鼓」形成之後,民間藝人紛紛傚法,作為謀生手段,到雜耍館或走堂會作藝。

北京圖書館藏有清代前因居士手稿本《日下新謳》一百六十首,其中一首描述民間藝人在雜耍館作藝的情形︰「萬年茶社好風光,雜耍紛陳歡樂場。八角鼓停碟子李﹙人名﹚,象聲接上畫眉楊﹙人名﹚。」詩下有註︰「萬年茶園,在鼓樓前,常以各班演劇。如遇無戲之日,則陳雜耍,然非技之最精者,不能登場供應。碟子李,畫眉楊,皆雜耍中著名專精一技之人也。」

這裡提到的「象聲」,就是後來單口相聲的一種。

*清門與渾門︰
崇彝﹙人名﹚《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載雲︰「當日內城只東四牌樓南之泰華軒、隆福寺之景泰二處,時演雜耍、八角鼓、曲詞之類而已。」說明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就出現了藝人演唱「全堂八角鼓」的雜耍館。

票友和藝人演唱的「全堂八角鼓」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
一、 票友起的堂號都是四個字的;如「凱頌遺風」、「群俗訪雅」、「賞心悅目」、「醒世金鐸」等。而藝人起的堂號都是三個字的;如「福壽祿」、「成順堂」、「桂蟾堂」等。
二、 票友之間不論長幼都平輩稱呼,見面互相請安;藝人則論師承關係,晚輩見長輩要磕頭。
三、 票友請人傳藝,稱作「教習」,不稱「師父」;藝人則不然,必須拜師學藝。
四、 邀請票友演出,需事先下帖,演唱曲目由票友自訂;藝人則是應召而來,曲目由主人指定。
五、 票友一般是「耗財買臉,義務演唱」,稱為「走局」;藝人則靠賣藝吃飯,索要錢財,稱為「走堂會」。
六、 子弟票友較清高,藝人稱他們是「清門」的,而自稱是「渾門」的。

相聲藝人譚伯如曾回憶說︰
「『清門』逗哏俗不傷雅,頂多用對方的哥哥、嫂嫂取笑;『渾門』的逗哏則往往用對方的爸爸、媽媽開心,有些過火。這點『渾門』不如『清門』。」

「總之,『清門』的文哏重詞藻,引經據典的較多,有書卷氣,耐回味,但失之於溫、文、呆板;『清門』通俗活潑、生動熱鬧,但有時格調低俗、粗野、貧氣。二者合流以後,不斷互相影響,去蕪存菁,融為一體,使相聲逐步得到提高。」

*改行說相聲︰
據記載,首先從「拆唱八角鼓」的醜角逗哏改行說相聲的是道光、咸豐年間的張三祿。《江湖叢談》載雲︰「『八角鼓』迭經變遷,又產生相聲之藝術,…在那時,『八角鼓』之有名丑角為張三祿。其藝術之高勝人一籌者,仗以當場抓哏、見景生情、隨機應變,不用死套活,演來頗受社會人士歡迎。」

「後因其怪癖不易搭班,受人排擠,彼憤而『撂地』。當其上明地時,以說、學、逗、唱四大技能作藝,遊逛的人士皆欲聽其玩意兒。張三祿不願說『八角鼓』,自稱其藝為『相聲』…張三祿乃相聲發始創藝之一。」

前輩藝人裕小三說︰「張三祿常說的『活』有《賊鬼奪刀》、《九頭案》等,當時十二文錢可買一斤麵,他一天可以掙到二十五、六調錢,可見當時群眾是多麼擁護他。」張三祿作藝是在清咸豐年間﹙1851-1862年﹚,聽說早期藝人朱紹文﹙原是道光年間有名的京劇丑角,後轉作相聲藝人。﹚就曾經跟張三祿學習過相聲。

﹙待續﹚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舊時,演唱“數來寶”的都是乞丐,連“下九流”都不包括他們,賣藝的也不承認他們是江湖藝人。他們始而沿街乞討,後來才轉移到天橋及廟會“撂地”做藝。
  • *“什不閑”︰
    清代康熙年間,“什不閑”已在北京流行。李聲振《百戲竹枝詞》中“什不閑”注云︰「鳳陽婦人歌也。設一桁﹙橫木﹚,若椸枷﹙類似衣架﹚然,上鐃、鼓、鉦、鑼各一。歌畢,互擊之以為節,名打“什不閑”。演員五至八人,演唱群曲《四喜》、《八掌》、《架子曲》等,發展過程中逐漸與“蓮花落”合流,成為“蓮花落”的開場群曲。
  • “太平歌詞”是用兩片竹板伴唱的北京民間小曲,是從“蓮花落”的曲調演變而來的。金受申﹙人名﹚《北京風俗曲》中指出︰
    「『蓮花落』與『什不閑』腔調相同,實有分別,一個人手敲竹板唱的為『蓮花落』。幾個人分唱,加上插科打諢的為『什不閑』,又名『拆唱蓮花落』,有時還可以加鑼鼓。」
  • 太平歌詞”裡面有一段《虎不拉訴功》,據說腔調受了北京“夯歌”的影響。“夯歌”也叫作“打夯歌”,是瓦匠頭兒領唱的小曲,邊勞動邊歌唱,自娛娛人。
  • 相聲號稱語言藝術,傳統相聲裡除了《俏皮話》專門用俏皮話組織成“包袱”外,其他段子裡也常常使用俏皮話。俏皮話,又叫“歇後語”,是民眾群體從生活經驗和生活感動中萃取的結晶,充分體現了民間幽默與智慧。
  • 以上我們介紹過各種被“相聲”藝術汲取營養的表演形式;包括評書、拉洋片、變戲法、數來寶、什不閑、蓮花落、太平歌詞、練把式、俏皮話…等等。其實對“相聲”藝術繁衍成長具有重大影響的還有“現掛”﹙即興發揮、即興表演,臨時現場抓哏﹚和“抓哏”﹙抓取引發笑料的題材﹚;此二者是直接從生活中汲取營養,也可說是更廣泛的“博採眾長”。
  • 相聲裡的“現掛”有兩類;一是根據時代背景,事先略作準備,上台加以發揮。另是事先沒有準備,台上見景生情,即興編演,藝人稱之為“撞出來的包袱”。此外,甲或乙臨場發現對方出了差錯,即時予以提醒或彌補,也屬於現掛。
  • 相聲演員上台表演,常常結合前場演出情況隨便議論幾句,以便穩定觀眾的情緒。
    即興創作的“現掛”反映了相聲的“現實主義”傳統。相聲必須愛觀眾之所愛,急觀眾之所急,代表他們的意願,反映他們關心的時事問題和生活問題,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而“共鳴”,正是一切藝術形式特別是喜劇藝術,取得成功的前提。
  •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相聲的「說」、「學」、「逗」、「唱」,與「全堂八角鼓」有密切關係;也可以說,「全堂八角鼓」是相聲說學逗唱的「根」。因此,下文將對「全堂八角鼓」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對相聲說學逗唱的影響,略做介紹。
  • 「拆唱八角鼓」包括「說」、「學」、「逗」、「唱」、「吹」、「打」、「拉」、「彈」八項技藝,其中又以「逗」最為重要。從現有的資料看,丑角的「逗」與相聲所使用的“三翻四抖”、“諧音打岔”、“俏皮話”等十分類似。「拆唱八角鼓」丑角的「逗」,可能源於北京流行的「高腔戲」的丑角的插科打諢。清初,北京盛行高腔,並有「八角鼓岔曲」即源於高腔脆白的說法。
評論